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中央政治局3年多30次集體學習 都學了什么?
2 “講師”和“學員”的互動
無論是授課老師的選擇,還是作為“學員”的政治局常委、委員們的參與,甚至學習地點的選擇上,十八大以來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都有著頗多新意。
從授課老師層面看,既有來自國家部委的負責人,也有來自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還有來自生產一線的實踐者。
其中,就一些話題請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結合實際工作進行講解,是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一個顯著特點。比如,請外交部、中聯部、商務部部長講和平發展道路,請全國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國務院法制辦主要負責人講依法治國,請公安部、農業部、民政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負責人講公共安全體系,等等。
一些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也是集體學習授課老師的主力。例如,“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話題請的是中央黨史研究室李向前研究員、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王一鳴研究員;“我國歷史上的反腐倡廉”話題請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卜憲群研究員、政治學研究所房寧研究員;“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話題請的是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偉;“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建設”話題請的是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劉洪玉教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秦虹研究員;“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話題請的是中國人民大學郭湛教授、中央黨校韓慶祥教授;“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體制”話題請的是外交學院秦亞青教授。
除此之外,“自學”也出現過三次,分別出現在就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而進行的第十五次集體學習,就踐行“三嚴三實”而進行的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以及最近就“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而進行的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
教學相長,除了“講師”給力,“學員”的投入同樣重要。政治局成員除了聽別人講課外,也在這些課堂上成為了學習的主角。
這其中,第一次集體學習,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就深刻領會和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談了體會;第七次集體學習,馬凱、劉奇葆、范長龍、孟建柱、趙樂際、胡春華作了重點發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孫春蘭、孫政才、汪洋、韓正作了重點發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馬凱、王滬寧、許其亮、李建國、趙樂際作了重點發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劉延東、李源潮、汪洋、張春賢、韓正作了重點發言。
有分析認為,這樣的上課方式讓人耳目一新,政治局常委、委員們結合各自分管工作和工作實際,圍繞同一主題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充分體現了集體學習的功效。
上課地點也曾出現變化,學習既可以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調研一線實踐中完成。
例如,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時,走出中南海,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采取調研、講解、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中央政治局 集體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