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一帶一路”,當夢想照進現實
(三)
“連天浪靜長鯨息,映日帆多寶舶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道盡古代海上絲路舳艫往來的貿易盛況。經宋元海上絲路貿易勝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后,海禁漸嚴,海上絲路的帆影離中國漸行漸遠。
2013年10月3日,在西行發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不到一月后,習近平主席南下“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在印尼國會演講中首倡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演講中,習主席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互利共贏愿景娓娓道來。
2010年,東盟成員國通過了《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把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減少政策障礙等作為優先行動領域,把提高東盟一體化水平、國際競爭力、民眾生活水平等作為主要目標。但總體規劃的實施遭遇了資金、制度等眾多挑戰。“一帶一路”倡議正是緊緊抓住了互聯互通這把打開夢想大門的鑰匙。
海上絲路的宏偉藍圖中,中國軌道交通正在為實現東南亞域內的互聯互通夢穿針引線。
2015年12月2日,中老鐵路老撾段開工奠基儀式在萬象舉行,老撾國家主席朱馬里親自揮锨,為老撾史上這一最大規模基建項目填土奠基。中老鐵路貫穿老撾國內,是第一個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并運營、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項目,承載著老撾從內陸“陸鎖國”到“陸聯國”的轉變之夢。
一周后,中泰鐵路合作項目在泰國大城府啟動。這是泰國首條標準軌復線鐵路,總長度約845公里,也將全部使用中國技術、標準和裝備。中泰鐵路項目將與中老鐵路相連,實現中國與泰國鐵路的互聯互通。縱貫中南半島的泛亞鐵路“主骨架”初現雛形。
2016年1月21日,印尼雅萬高鐵開工奠基儀式舉行。這將是印尼乃至東南亞地區的首條高鐵。預計2018年建成通車后,從首都雅加達到歷史名城萬隆的旅行時間將由3個小時縮短至40分鐘以內。這是中國在海外全程參與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的首條高鐵,也是中國高鐵第一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走出國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2015年7月,由中資企業牽頭組建的“東盟制造中心”在馬來西亞正式投產。該中心具備每年制造100輛動車組的能力,并兼營電力機車和輕軌車輛等全系列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能力。它的成立,標志著馬來西亞成為東盟首個擁有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能力的國家。
2015年4月在雅加達舉行的萬隆會議紀念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深刻詮釋了萬隆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呼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計利當計天下利。從雅加達到萬隆,從昆明到萬象,從中國到泰國……“一帶一路”融通的不僅僅是空間和距離,更是“中國夢”與“亞洲夢”的互聯互通,是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夢想的相融相通。
正如俄羅斯《導報》刊文指出,“一帶一路”構想展現了中國對全球治理新理念的思考,“對中國來說,‘一帶一路’與其說是路,更像是中國最重要的哲學范疇——‘道’”。
(四)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埃及蘇伊士運河之畔,一座現代化產業新城在廣袤的沙漠中拔地而起。城內廠房、街道干凈整齊,綠樹、花草裝點每個角落,大型運輸車川流不息,與城外一望無垠、寸草不生的荒漠恍如隔世。這座新城就是堪稱中埃經貿和產業合作標桿的蘇伊士經貿合作區。
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也是“一帶一路”和“蘇伊士運河走廊”的黃金契合點。合作區起始的1.34平方公里早已全面建成,2015年11月30日,埃及政府向承建方埃及泰達特區開發公司新移交2平方公里土地使用權。今年1月21日,正在埃及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主席為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二期項目揭牌。
2000多年前,中國漢代朝廷派遣使者前往埃及名城亞歷山大,古絲綢之路成為聯系雙方的重要紐帶。“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因為絲綢之路相知相交,我們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致辭說。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引導下,2015年9月,中埃兩國簽署《中埃產能合作框架協議》。
“埃及人可以接受美國大片、美國快餐,但是實實在在的經濟項目,我們更想跟中國合作。”埃及經濟學家薩義德·阿爾說:“兩國具體情況不同,埃及并不一味追求雙邊貿易數字上的平衡,而是愿意找到與中國共同生產、經營的領域,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如今,合作區的發展進入加速階段并經受住了當地局勢一度動蕩考驗,起步區已吸引了一批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的中資企業,以世界最大的玻璃纖維生產企業巨石為例,其投資不僅彌補了埃及在玻纖領域的空白,也讓埃及躍居世界第三大玻纖生產國。目前,在園區工作的埃及人已有2000多名。
“埃及人將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視為‘埃及夢’,而合作區項目則是‘埃及夢’開始的地方,”埃及泰達特區開發公司董事魏建青說。
在北京大學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所長吳冰冰看來,由于阿拉伯國家的綜合性與多元性,“一帶一路”倡議在中東各國的對接方式是靈活和多方位的。“‘一帶一路’倡議不是‘一把’鑰匙,而是‘一串’共同發展的鑰匙,可以與不同國家、不同國情對接,提供不同的雙贏、多贏、共贏的合作方案。”
(五)
地中海,諸多古代文明的發源地和融匯圈,歐洲列邦海洋爭霸的舞臺,近代環球航海的起點,也曾是古代陸上絲路和海上絲路的交匯終點。
希臘第一大港比雷埃夫斯港位于地中海東端,早在公元前5世紀初就已是古希臘和地中海沿岸主要港口。比港內陸可延伸至巴爾干地區,海運輻射可至地中海、黑海、北非等周邊地區。如今,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比港正在迎來堪比昔日輝煌的歷史性機遇。
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出訪拉美過境希臘期間對希臘領導人表示,中方愿意同希方一道努力,使希臘成為中歐合作的重要橋頭堡和中轉站,讓兩個古老文明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今年1月20日,負責推進希臘國有資產私有化的私有化基金宣布,當天接受了中國中遠集團對比雷埃夫斯港的投標,中遠成為比雷埃夫斯港務局私有化項目的“首選投資者”。如果一切順利,這意味著中遠集團在接手經營比港部分碼頭5年多后,有望進一步擴大投資和運營規模,將比港打造成“中歐陸海快線”的南大門。
而在中遠集團接手之前,受希臘和歐洲債務危機沖擊,比港一度破敗不堪:集裝箱堆場混亂不堪,靠港船舶壓港嚴重,港區門口卡車堵塞長達5公里,絕大部分船東棄港而去……
中遠接手后,很快以行動回應了當地關切。中遠比港公司2010年6月正式接管二、三號碼頭的運營權,當年吞吐量為68.5萬標準箱,到2015年已增至約300萬標準箱。傳統海運大國希臘的支柱產業重新煥發活力。債務危機高峰期間,希臘失業率猛增,而在中遠接管的兩年多內,比港為當地人直接創造了1000多個就業崗位。在希臘近年來此起彼伏的罷工浪潮中,中遠碼頭的工人從未罷工一天。
希臘國際海運聯盟前主席阿爾萬尼蒂斯說,中國投資增加了比港的運量,對希臘海運業和希臘經濟大有幫助,“由于希臘在東地中海地區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我們非常歡迎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相信這一愿景將進一步提升未來比港和整個希臘經濟的價值”。
歷史上,來自地中海沿岸的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意大利的馬可·波羅均曾帶著對絲綢之路起點的憧憬,長途跋涉抵達古老的中國,將當時燦爛的中華文化和嘆為觀止的中華物產介紹到了歐洲。
如今,“一帶一路”正在重新塑造中國和歐洲的地理經濟,創新中歐合作范式。歐盟高達3150億歐元規模的“容克計劃”與“一帶一路”探索中歐發展戰略對接。中國和中東歐國家“16+1合作”與“一帶一路”實踐對接。中俄決定將“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英國探討基礎設施升級改造計劃和“英格蘭北部經濟中心”與“一帶一路”對接,德國籌劃“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對接機制。渝新歐、漢新歐、鄭新歐、義新歐、哈歐……連通中國內地與歐洲的國際班列在歐亞大陸上穿梭。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指出,從經濟學視角看,“一帶一路”是一場規模宏大的“經濟地理革命”;從國際關系視角看,“一帶一路”開啟了“共贏主義時代”,開創了互利共贏、非零和博弈的新模式。
今年1月16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在北京舉行。在57個創始成員國代表的注視下,習近平主席為亞投行標志物“點石成金”揭幕。“點石成金”,凝聚了大大小小國家合作共贏、夢想成真的共識。
“你的夢想就是我們的夢想。”希臘前總理薩馬拉斯曾這樣告訴中國客人,這或許道出了“一帶一路”沿線伙伴的心聲。(完)(參與記者:陳占杰、劉詠秋、季偉、苗壯、馬明良、李穎)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一帶一路 “十三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