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記者起底各類行乞雙簧戲 擦亮眼睛防止被騙
原標題:臨近春節職業乞丐增多 記者起底各類行乞雙簧戲
歲末年終,廣州的街頭巷尾、地鐵車廂冒出了不少乞討者。他們的故事真實成分有多高?是否存在以悲慘故事消費愛心的行為?對此,廣州流浪救助管理機構提醒市民,職業乞丐分為以病行乞、以兒行乞、以慘行乞、以殘行乞等幾種類型,市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要擦亮眼睛。
“一個孕婦的無奈,我丈夫與相好的女孩私奔了,請給予480元路費趕回娘家。”近日,在廣州天河商圈某地下隧道,一名看上去身懷六甲的孕婦跪在冰冷的地上,不斷哭泣,身體簌簌發抖。在她的面前,鋪著一份寫好的陳情書。記者在現場看到,孕婦的手上已拿著厚厚的一沓鈔票,從1元、5元到10元不等。
在人群中,有一名女路人捐錢后仍停駐一旁。當有人對孕婦所言真實性表示懷疑時,這名路人便說,“這應該是真的,她太可憐了。” 當記者向這名孕婦提出愿意陪她一起去流浪救助管理部門時,這名孕婦卻一反常態,斷然拒絕了記者的請求。
隨后,記者撥打110報警,這名孕婦發現后突然起身,收起了鈔票和自己的陳情書,迅速走開。記者一路尾隨,竟發現她與此前那名捐贈并稱她可憐的女路人在隧道外碰頭,一起離開現場。
這名孕婦的大肚子是真是假,同樣撲朔迷離。據了解,這名孕婦乞丐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記者搜索微博對比圖片后發現,有網友稱,幾個月前就在區莊地鐵站見過這名孕婦,最近又在員村地鐵站見到她。
此外,這名孕婦面前放著的“陳情書”也是有模板的。記者搜索得知,在湖北武漢、廣東深圳等地,也曾出現過孕婦行乞,記者對比發現,這幾名孕婦控訴丈夫出軌、請求給予480元回家的“陳情書”幾乎如出一轍。
孕婦行乞 曾查明是地域性團伙騙局
平安廣州志愿服務總隊副總隊長黃偉志稱,該服務隊曾配合公安等部門調查孕婦行乞現象,發現假裝孕婦行乞的并不多,多數是真孕婦行乞,且多數來自某一特定地域。“在行乞地有人安排食宿,負責接送,在孕婦行乞時,也有人配合演‘雙簧’。”黃偉志說,這樣的“雙簧戲”因為需求的人員少、成本低,且易于引起關注和同情,公安也曾對這些團體式行乞進行過打擊。
這些行乞“雙簧戲”且慢給錢
帶病行乞:一詳問病情就支吾
在人流如鯽的街頭,一男一女在路邊行乞,男子不斷向路人磕頭,女子則臉如死灰地躺在一旁。兩人面前,擺放著一大沓病歷、CT片等,還有一張自述困境的紙板,文中大致意思是,夫妻相依為命,女子得了怪病,醫藥費高昂,現已走投無路,只好向社會求助。
黃偉志分析,行乞者由于文化水平所限,使用的舊病歷、CT片等這些專業性道具,往往錯漏百出,打開一看就能發現。
黃偉志指出,這一類“雙簧戲”,沒有患病的一方,往往存在溝通困難。“如果你詢問一些實質性的問題,如:‘你現在在哪里落腳?’‘送你去救助站好不好?’他就會裝聾作啞,或者以很濃重的鄉音與你對答。”
以殘行乞:打手語遞愛心賬本
“他打的根本不是手語,我一眼就識穿了。”日前,市民謝小姐向本報報料,最近在地鐵一號線上,她多次遇到幾個年輕的“聾啞人”,拿著一個愛心賬本在行乞,因為謝小姐熱心做義工,曾經學習過手語,她一眼就發現,這幾個年輕人是假裝的。
謝小姐反映,他們手上的愛心賬本上有殘聯的綠色標志,下面是一個表格,上面寫著一些愛心捐贈者的姓名和捐贈金額。“他們在車廂里行乞,而且很會把握時機,每逢車到站,就將立即將本子收起來。”
事實上,多年前,殘聯就這種行乞進行過澄清,警方也對此進行過打擊,證實以此方式行乞的不僅不是殘障人士,而且他們的收入還不少。
帶兒行乞:及時制止立即報警
“我之前舉報過一個‘大頭娃娃’。”熱心市民鄧大姐住在人民路上,市兒童醫院附近常常有一個中年男子懷抱一個腦積水的男孩行乞。“我起初很同情,每逢路過都會給十元八元。”一次偶然的機會,鄧大姐在一天之內竟然三次偶遇“大頭娃娃”。
“一早在人民中遇到他,是那個中年男子抱著。中午在東川路的省人民醫院附近,又見到他,只是換了一個中年婦女和他一起。晚上竟然在天河城那里又遇上他和那個婦女。”鄧大姐果斷地報了警。
黃偉志稱,寒、暑兩個假期,帶未成年人在街頭行乞的情況都會有所增加,也有可能確實是帶著親生兒女行乞。“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報警和制止”。(記者譚秋明、申卉)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職業乞丐 行乞雙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