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農業去庫存需適當減少財政補貼
糧食是易耗品,農業調整的周期也比工業短得多,只要價格靈活,農業庫存其實很容易消化。
“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度重視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發揮財政投入對結構性改革的引導作用”……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圍繞農業結構性改革,對“三農”工作進行了明確部署。
我的老家在福建丘陵山區,耕地狹小,當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教科書說到梯田大加贊美,那是人類向自然要耕地的杰作。我每讀起卻覺得辛酸:耕作梯田太辛苦了,基本靠天吃飯。
大概10年前,家鄉梯田全部消失了。近村的很多稻田都變成養鴨場,或是把水排干種蔬菜。稻田大面積萎縮,或是變成菜壟旱地,果樹竹林,或是退回到自然的狀態。稻田減少總量可能接近一半,還有一些稻田從兩季耕作變成了單季。
糧食產量會大幅減少嗎?也許會吧。糧食單產不斷增高,畢竟少了那么多耕地,年輕農民大多都外出了,本地糧食減產很正常。不過農民吃飯沒有任何問題,農副食品產量不斷增加,到市場買糧的現象也很普遍。只要農民賺到錢,還擔心糧食不夠嗎?
我有朋友說,他的老家在鄂東,最近幾年,雙季稻悄悄演變成單季稻,小麥開始大面積播種——過去當地從未種過小麥。農民為什么在適合水稻的土地上種植小麥呢?原因很簡單:雖然種水稻產量更高,經濟上卻不劃算。更重要的是,水稻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農民工從城里趕回來搶收搶種,太耽誤時間。城市工價十分昂貴,農民返鄉勞作不劃算。
小麥“逆襲”和產量無關,僅僅因為人力成本相對較低,和其他產業競爭更有優勢。糧食雖然減產,農民收入卻增加,總體經濟效益提升了。
從全國范圍看,上面兩個例子應該具有普遍的意義。由此也可見,農民種糧具有很大伸縮性。糧食不夠,農民會想盡辦法解決吃飯問題。當種糧變得不劃算,他們又會毫不猶豫地改變生產,將勞動力投向其他產業,拋荒棄田都在所不惜。過去農民基本看天吃飯,現在要比較機會成本,考慮市場需求,農業雖然落后,農民卻已經市場化。從技術投入和精密耕作的水平看,中國農業還很落后,很多糧食主產區還有很大的提產空間,無需擔心糧食危機。同時,只要價格信號靈敏,糧食過剩也不成嚴重問題。
當下農業出現了冷熱交加的奇怪景象:糧食產量連年攀高,明顯的“生產過?!卑Y狀;糧價卻居高不下,以至于糧食加工商從國外進口都顯得劃算。這是農業長期補貼、糧食高價收儲的結果。這種模式現在遇到了天花板:繼續補貼收儲,不僅造成無謂的負擔和浪費,同時也給未來糧價暴跌帶來隱患。城市居民承受著高糧價負擔,農民工也是其中受害者。
根據歷史經驗假定“合理的糧食產量”,屬于計劃思維,很可能造成浪費。不妨學習1980年代的農村改革,政府需做好產權和價格工作,給予農民更多選擇,至于糧食產量應該是多少,政府無須過多過問。糧食是易耗品,農業調整的周期也比工業短得多,只要價格靈活,農業庫存其實很容易消化。政府長期施行的高價收儲和高額補貼,表面是為農民好,其實是用財政補貼把他們留在農村,阻礙了城市化的進程。
□菁城子(《羅輯思維》主編)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農業供給側 農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