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百年《辭源》迎來第三版 歷時8年修訂完成 改動率近四成
電視劇《羋月傳》的“羋”到底怎么念,是什么意思?《瑯琊榜》中的“瑯琊”最早出現在什么地方,又是什么意思?這些問題都可以在《辭源》中找到滿意答案。昨天,我國第一部大型辭書《辭源》由商務印書館推出第三版。作為一部兼收古漢語普通詞語和百科詞語的大型綜合類辭書,《辭源》第三版問世之時,距第一版已是整整百年。
全書14210個字頭1200萬字
《辭源》第三版收入字頭14210個、復詞92646個、插圖1000余幅,全書1200萬字,共有4767頁,分上下兩冊。其中新增字頭1302個,新增復詞8512個,補充文化與名物相應的插圖618幅。
第三版主編之一、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寧說,專家團隊進行了九大修訂,比如對《辭源》的字頭、行文、書證的用字,分別進行了系統的整理;考訂注音,逐一清理了《辭源》字頭上的上古音、中古音、現代音的標注,使《辭源》注音基本上達到了音義契合,古今貫通等。
第三版《辭源》主編之一、北京大學教授何九盈舉例說,以前不準確或錯訛的問題改正了,如“羹”,原釋義是“和味的湯”,現釋義“用肉類或菜蔬等制成的帶汁的食物”。并重點增補了典章制度、經籍學術、文學藝術、職官、文獻、器物等辭目。而滯后的書證提前了,找不到的源頭找到了,如“一夫當道,萬夫莫開”,原來以為源于左思《蜀都賦》,其實在《漢書·朱買臣傳》就有“一人守險,千人不得上”。
特別值得一說的是,《辭源》第三版在出版紙質版的同時,還推出了網絡版和優盤版。
原稿裝了40個大紙箱
第三版《辭源》修訂陣容龐大,除了何九盈、王寧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董琨三位主編,還有22位分主編,整個專家團隊共有127人,集合了近百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業力量。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說,《辭源》第三版修訂歷時8年,過程繁復,“光是稿件就有13萬張,裝了40個大紙箱。”
王寧介紹,一開始,在請分主編試修的同時,主編們也開始著手制定修訂體例,“《現代漢語詞典》字頭就一個,但《辭源》不一樣,會有異體字,有些異體字要保留,但哪一個為主,哪一個為輔,這個就要解釋。”她認為,字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多越亂,這就需要定出體例。
按照體例,修訂人員正式進入修訂,他們交來的書稿,要和分主編來來回回地討論、修改,書稿最后還要匯集到主編這里。79歲的王寧回憶說,“我2012年去臺灣講學,那七個月,稿子都是打捆快遞過來的,我沒有一天停止看稿。”打成捆的書稿,王寧在臺灣接到過三四次。
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已很難再有《辭源》這樣原始、手工、執著的操作方式了。每一個需要修訂的條目,他們都會將其復印下來,剪貼在一張紙上。最終,在這一頁稿子上,至少會有三種顏色“聚會”,主編用紅色筆,分主編用綠色筆,修訂者用黑色筆,一張紙寫得密密麻麻,全是手寫字,“電子版很麻煩,無法一一呈現,看不出來到底是誰改的。”王寧說。
一輩人接一輩人的事業
在此次修訂中,既有參加過第二版修訂的老人,也有活躍在教學一線的年青一代。這就如同第二版主編吳澤炎說過的,“《辭源》是一輩人接一輩人的事業。”
第三版專家團隊中,商務印書館編審趙克勤曾參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進行的第二版修訂。30多年過去了,如今已年過八旬的他很欣慰,他與《辭源》的緣分還在繼續,此次參與了定稿工作,“我是盡了自己的力,除了春節除夕夜、初一和家人聚一聚,那段時間其他時候都沒休息。”他說,這個活兒干著苦,但從來不感到枯燥,把書稿面貌改變了,這就是樂趣。
“看見自己的名字寫到《辭源》修訂組名單里,就像夢一樣。”32歲的孟琢是修訂組最年輕的成員,他還記得第一次翻《辭源》時正在上高中,那本大書讓他望而卻步,他甚至不敢仔細看。“修訂《辭源》真是學問,從上到下跟你較勁,跟你死磕,我也沒少挨批評。”更讓孟琢感動的是,修訂過程中,能感覺到中國知識分子的誠意,大家更像是讀書人之間的交往。那幾年他去王寧老師家,總能看到很厚很厚的稿子,桌子上、沙發上,到處擺著各種各樣的書,“她已經是快80歲的人了,卻要不停地搬書、找書、查書,一直忙個不停。”
三問
重修《辭源》有什么意義?
“《辭源》不是能掙錢的東西,跟《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完全不同,它講究的是歷史使命感。”王寧說,《辭源》所收入的詞語截至1840年,絕對沒有引進詞,完全保護了我們自己的話語權。如何理解方塊字的形、音、義,如何理解文言文,如何理解古人的思想文化、各種制度,和古人對話,就必須要有《辭源》這樣的工具書,它是通向傳統文化的橋梁。近30年來,社會急劇轉型,價值觀發生變化,新的研究成果不斷產生,《辭源》如不及時修訂,就難以適應社會需要,難以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
《辭源》到底誰在看?
“沒有必要人人家里都備《辭源》。”不過,王寧說,作為古文獻、古代漢語研究者,這本書屬案頭必備。不僅如此,國外漢學家也很看重《辭源》,一位法國漢學家說,如果有了《辭源》,在外面研究漢學,就方便多了。對于熱愛傳統文化的普通讀者,這部辭書同樣重要。如今傳統文化的淺閱讀非常盛行,如果有《辭源》在手,大家就敢看得更深一點,否則的話,根本不敢看。
《辭源》可以由更新的辭書取代嗎?
《辭源》依十二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214部首為次序排列,同部首的按筆畫多少為序。單字條由字頭、漢語拼音、注音字母、廣韻反切、聲鈕、釋義、書證等組成。它是以詞語形式儲存古代典籍中傳統文化知識的中國式現代辭書,也是閱讀古代傳世文獻的工具書。其價值獨特,其他辭書可以比它大,比它新,但無法取代它。(路艷霞)
編輯:陳佳
關鍵詞:百年《辭源》 迎來第三版 歷時8年 修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