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2016年北京試點征收擁堵費 國外城市如何解決四大懸疑
原標題:2016年北京試點 擁堵費征收四大懸疑
治理霧霾人人有責。日前,北京交通委明確表示,2016年將研究試點征收擁堵費,針對小客車、機動車實施更加嚴格的限行措施,通過停車綜合治理等措施緩解擁堵。一石激起千層浪,傳說中的擁堵費正在變成現實。消息一出,迅速成為全國車主新的煩惱和擔憂。如何公平對待每一輛車?收費多少合理?能否有效治理擁堵與霧霾?新能源車是否免征?這是所有車主最為關注的四個問題。要準確回答這些問題,得等到北京開始試點之后。在北京揭開謎底之前,國際上有多座城市有豐富的“擁堵費”處理經驗,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
【名詞解釋】 擁堵費
是指對特定時間駛入特定區域或特定的汽車,征收特別的費用。本質上,是一種交通需求管理的經濟手段。一開始,征收擁堵費,是為降低交通擁堵。隨著環境日益惡化,又承擔起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責。全世界范圍內,有多個國家的多個城市征收擁堵費,中國遠不是第一個。
Q1
如何公平對待每一輛車?
就征收擁堵費本身,廣大車主并沒有意見,花錢買暢通。車主關注焦點在于,擁堵費征收能否做到平等對待每一輛車、每一個人?造成城市擁堵,并不單只是私家車,還有公務車、出租車以及公交車。爭議較少的做法是:除公交車、出租車、特種車輛、合法的殘疾人車輛外,其他一切車輛都要收取交通擁堵費,一視同仁。
北京“擁堵費”之所以被廣泛關注,是因為北京擁有大量的公務車。由于是由公共財政支持,不管擁堵費多高,公務車都照開不誤,因此成為征收擁堵稅的最大受益者,受傷只會是普通車主。將公務車全部取消并不現實,公務車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折中方法是,嚴控公務車數量,規范使用流程,否則征收擁堵費帶來的交通通暢,會被公務車吞噬掉。
他山之石
倫敦:從2003年開始倫敦對市中心的車輛征收道路擁堵費,周一到周五的早上7時到下午6時半,普通轎車上街要繳納費用,出租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除外。不但針對英國國內的達官貴人,連奧巴馬專車也一樣要補稅。
新加坡:新加坡1975年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施擁堵稅,并一直持續至今。最早,車主要提前購買通行證,才能在早晚高峰將汽車駛入市中心。1998年改成自動收費系統,當經過電子收費系統時,收費器就可以自動掃描扣費。除公交車之外,所有車輛都必須繳納擁堵費沒有例外。
里斯本:公交車也繳費。里斯本市中心有兩個老城區禁止除本地居民之外的汽車通行,其余地區征收擁堵費。征收對象是所有“進入市中心的車輛”,沒有私車和公車的限定。
Q2
收費多少合理?
擁堵費收多少?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收費偏低會直接免疫,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收費偏高容易導致豪華車大行其道,暢順的交通為富人專享,引發社會不滿。考慮到政策的可持續性,定價不能一成不變,而應與國民收入增長和物價指數掛鉤,彈性調整。
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張長青認為,即使車輛絕對數量逐步增大,擁堵費也可以充分發揮效果。但他同時認為,擁堵費推出同時應該明確調整甚至取消的機制。擁堵費可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國際油價大漲且長期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就應調低或取消擁堵費,反之則可以調高。他還建議,擁堵收費必須花在公共交通和環境治理上。公共交通包括新建或擴建城市道路,擴展現有公交地鐵體系,安裝先進的收費系統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一旦開征,車主每年要額外支出1萬元的費用,扣除節假日,每天擁堵費約為38元。
他山之石
荷蘭:荷蘭通過GPS采集汽車行駛時間,結合道路擁堵情況,計算出每輛汽車的實際繳稅額。其基礎稅費為0.03歐元每公里,噸位、排量越大、交通高峰時段出行都會抬高稅費,稅費通過車主銀行進行劃扣。公交車和出租車不包括在內。
倫敦:5英鎊1次,后來漲至8英鎊。可在停車場、加油站、售貨亭和郵局等專門設立的報稅網點繳納,也可以通過網絡或電話繳納。如需要經常開車進城,還可按周、月或年繳費。
首爾:2000韓元一天。
新加坡:交通管理局會根據車流量調整收費標準,每車次收費多為0.5元至3元新幣。
斯德哥爾摩:每天最高6歐元。
Q3
能否真的治理擁堵和霧霾?
毋庸置疑,征收擁堵費是一種手段,治堵和治霾才是目標。新加坡和斯德哥爾摩是公認征收擁堵費成功的兩座城市,表面看是擁堵費緩解了交通,實則不然。開征擁堵費同時,還大力建設地鐵和輕軌,將公共交通與住宅、工業區以及商業圈相匹配,同時倡導綠色出行。新加坡大部分學校距離住宅區沒有超過500米,斯德哥爾摩有68%的人選擇步行或汽車上班。更為關鍵,新加坡人口543萬,斯德哥爾摩則只有80萬人,與國內一線城市完全沒有可比性。
倫敦一度被列入征收擁堵費成功的城市之一,收費之后,倫敦行車速度一度從每小時8.69英里增至10.56英里。但好景不長,四年后又回落到每小時9.32英里。排放方面,部分環保學家追蹤的結果是“效果幾乎沒有”。
日本早在1968年便提出征收擁堵費的設想,但因其效果存在疑問、替代公交設施未完善以及私家車用戶強烈反對等原因而未能實現。1973年后,由于新干線和地鐵取得進展,日本人出行更多選擇公共交通,擁堵稅方案不了了之。
香港也沒有收擁堵費,主要源于香港人公交地鐵出行意識強烈,一是地鐵準時準點且便宜,二是香港鬧市區停車位少且收費高。香港家庭極少購買汽車,就算購買平時都放在車庫,周末才會使用。
事實上,近十年來,世界上多個城市和地區都討論過擁堵費,除極個別外,多數未通過。另有數據顯示,北京目前的公共交通分擔率僅為44%。每到早晚高峰期,公交車和地鐵人滿為患。收費同時,確保市民能夠快速便捷地轉乘公交地鐵,是必須正視的問題。
他山之石
倫敦:征收。倫敦交通局稱每天進入塞車收費區域的車輛數目減少6萬輛,廢氣排放降低12%。但也有報道稱,倫敦目前擁堵已經回到收費之前。
香港:不征收。昂貴的養車費用和便捷的公共交通形成鮮明對比,居民多地鐵出行。
東京:不征收。汽車都是周末使用,平時上班就算開車,也找不到停車位。
溫哥華:不征收。市民一致反對,因為公共交通系統還未發達到足以應對急遽增加的人流。
羅馬:高度限外。羅馬不讓外地車輛進城,只有8座以上巴士才能繳費進城。羅馬治堵方式類似于休克療法,擁堵、交通設施少、停車位貴等造成用車不便,吸引市民達成公共交通出行。
Q4
新能源車可以免征?
新能源車能否進入免征名單,也是焦點之一。消息稱,北京會效仿倫敦做法,對新能源車免征擁堵稅。而倫敦對電動車、碳排放低于75g/km以及滿足歐五排放標準的環保車型均免征擁堵費。這一舉措旨在鼓勵和推廣新能源車,改變汽車結構,犧牲一部分的暢順性,以求得排放進一步降低。
不過,免征擁堵費是有代價的,國家和地方對新能源車的財政補貼將進一步降低。同時,新能源車或許不再可以享受上牌方面的照顧。假如北京新能源車要和普通車一樣參與搖號,那會進一步打擊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
話說回來,新能源車能進入“免征”名單,舊有的優惠政策又沒有取消,那新能源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將不低于傳統汽車,充電和續航里程的焦慮,會被抵消掉。
他山之石
新加坡:無。截至目前,只有公交車能免征,新能源車不在此列。
倫敦:有。(文/周偉力)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北京 征收擁堵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