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微商之微應微在精耕細作
有媒體日前援引業內研究者的判斷稱,微商中的約50%已經死去、90%遭遇業績下滑問題,并表示整個微商行業已進入寒冬。
微商之微,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主要依托于微信、微博等移動社交媒介;二是多為小微企業或兼職者經營,單筆成交量往往微乎其微。這些特點決定了微商發展空間很大,但也面臨不少問題,因為選、購、銷都能在線上進行雖會省去許多麻煩,但大量的網絡小額交易往往是散、亂的代名詞,所以微商被貼上了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標簽。尤其是前兩年的微商暴富神話,吸引了很多人參與其中,朋友圈里到處都是賣面膜、賣奶粉、賣鞋子的,或軟或硬的營銷廣告令人不勝其煩。部分微商缺乏誠信和自律意識,“殺熟”給人帶來不舒服的購物體驗。加之缺乏外部監管,虛假宣傳誤導消費、付款安全存在隱患、價格虛高等問題都冒了出來,讓消費者不敢放心消費。
判斷微商能不能實現長遠發展,不能只盯著短時期內出現的問題,關鍵看其是不是符合經濟發展方向,能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應該看到,移動互聯網方便了生活,也讓很多人的時間更加碎片化,將精力更多地耗費在手機等小屏幕上。商業營銷本質上是一種注意力經濟,手機常用軟件上有活躍的用戶需求,而且基本不用花廣告費,方便生活的同時便于人際分享和擴散傳播。且微商投入小、見效快,能夠增加靈活就業,如果運用得宜,可以成為不少普通人創業的起點。所以說,微商的興起與面臨的挑戰,是互聯網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和商務模式調整的共同結果。
從曾經的風光,到如今的困境,再反觀其對普通人創業的價值,都說明微商這個新生事物確實需要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
一方面,微商從業者應該將信譽放在首位,提供質量過硬、適銷對路的商品。要想持久經營就要打造自身品牌,就必須先尊重別人的品牌和尊重消費者的權益,而不能只顧短期利益。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進一步提升監管能力和監管水平。國家工商總局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將對微信公眾號的廣告發布進行監管,接到關于朋友圈違規廣告的舉報也進行查處,表明監管部門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另外,平臺運營商也應該做好引導規范,促使微商從野蠻生長變為精耕細作,從散而亂變為小而美。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微商 業績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