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野生動物保護遇挑戰:有人認為消費它們有面子
11月以來,中國多地公布已查獲的數起野生動物非法走私、收購、販運和經營案件表明,中國對野生動物犯罪保持零容忍和高壓嚴打態勢,以遏制并消除這一血色產業鏈。
江門海關查獲涉嫌走私進境的2674只穿山甲凍體,是近五年來華南片區查獲的穿山甲走私案件數量之最;北京森林公安查扣804.4公斤象牙及其制品、11.3公斤犀牛角、35只熊掌,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廣州森林公安查獲特大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瀕危野生動物輻紋陸龜案,3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上述案件是今年以來中國嚴打野生動物犯罪行動的縮影。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高壓嚴打之下,相關犯罪案件屢禁不止的現實同樣警示:針對當前野生動物犯罪國際化、集團化和網絡化的新特點,跨國、跨區域、跨部門的聯動合作機制仍需進一步加強。
一個明顯的挑戰是,近年來野生動物犯罪更具隱蔽性、反偵察能力更強、互聯網交易特征更明顯,不斷翻新的犯罪手段加大了相關部門執法打擊難度。
“犯罪分子為了逃避查緝,把走私的‘最佳時機’定在臺風登陸的前夜,試圖趁海面風高浪急和濃重夜色的掩護進境。”江門海關緝私局緝私處副處長呂冠軍說。
江門海關管轄水域處于東南亞向珠江水域走私通道的必經之處。江門海關辦案人員說,中國境內和東南亞的走私分子一般會把中國南海與東南亞沿海交界的公海水域事先約定為接貨地點,用“買賣魚貨”的名義進行交易。
“走私各環節人員都是單線聯系。遇到查緝,聯系電話隨時可以被扔進大海銷毀證據。”呂冠軍說,查獲走私船舶僅僅是打掉走私分子海上偷運一個環節,走私分子單線聯系的特點很容易導致“破案即斷線”,很難打掉整個走私團伙。
除了走私,中國境內的野生動物犯罪也在不斷“進化”,移動社交平臺和互聯網成為不法分子“談生意、做買賣”的重要場所。
盡管面臨嚴峻刑罰,但犯罪分子仍不惜鋌而走險,這背后是巨大的利潤驅動。江門海關一名緝私警察說,通過地下銷售渠道,走私穿山甲等瀕危動物有10倍以上的利潤空間。“對于被招募的普通船員,成功走私一次能獲得1萬元以上的的高額報酬”。
另一方面,在中國公眾保護野生動物意識日益強烈的當下,仍有一部分人存在畸形消費心理,認為消費野生動物“有面子、有地位、能滋補”。專家認為,世界范圍內的野生動物消費市場刺激了野生動物的源頭犯罪。被獵殺和加工過的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或被端上餐桌成為“珍饈”,或成為名貴時裝的象征,或被放進家中收藏。
盡管面臨不少挑戰,但中國打擊野生動物犯罪和多舉措保護野生動物的措施一直在不斷加強。近期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實施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工程,強化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嚴厲打擊象牙等野生動植物制品非法交易。
除了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定政策外,中國已開展了“天網行動”“守衛者行動”“警鐘行動”等多個打擊野生動物犯罪專項行動。
當前,中國國家林業局的“雷霆行動”正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該行動為期兩個月,自11月30日結束,重點打擊候鳥遷徙通道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行為,打擊重點地區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打擊互聯網上非法販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
除了嚴厲打擊野生動物犯罪,建立自然保護區同樣被認為是保護野生動物的最有效的手段。數據顯示,中國85%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均在自然保護區內。
事實上,中國正下大力度開展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和重建。中國環保部提供的數字顯示,截至2014年,中國已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28個,面積9652萬公頃。
受訪專家認為,打擊野生動物犯罪,必須加強國際合作,中國國內也要進一步強化跨區域、跨部門的聯動合作機制,加大對源頭地、中轉集散地、消費地打擊的協同配合,林業、海關、鐵路、機場、工商等多部門合力做好的全鏈條的、全方位的摸排和打擊。
“被查獲的凍體穿山甲很多都是幼體,它們緊閉雙眼,身體冰冷,可憐得像夭折的孩子。”江門海關一名緝私警察說,“只有當人們認識到殺戮的殘忍,才能真正懂得‘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記者田建川 胡林果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消費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