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做公益很簡單有愛就行
《齊魯晚報》一路成長,見證了眾多感人的瞬間,也向讀者講述了眾多鮮活的人物。他們或有著傳奇的經歷,或有著奇特之才,他們或正義、或善良。他們的事跡讓我們記憶猶新,他們的正能量讓我們為之點贊。只是因為一次報道,他們與晚報就有了扯不斷的關系。在出版一萬期紀念之際,我們也來再一次聽聽他們的聲音,聽聽他們的夢想。
盡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關注需要關愛的人。這是一位20多歲微商的內心獨白。“雖然自己所能做的并不多,但只要持之以恒就能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關愛。”25日,宋蹯見到記者時如是說道。
有低谷、有顛簸,這些讓她更懂關懷
25日上午,記者如約見到了做微商的宋蹯。這位二十多歲的姑娘,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爽朗陽光。“在2006年7月,高考三分之差的成績我與大學失之交臂,那段時間是我人生低谷。在后來的這些年里,我做過快消品業務,跑過農村偏遠鄉鎮,干過大品牌化妝品的銷售,也干過大品牌的督導和培訓工作,這些豐富了我人生閱歷,也讓我在接觸形形色色人事中更加懂得了關懷。”宋蹯說。
記者了解到,在2014年的9月份,宋蹯的微信好友里有一些做起了微商,并且做得很好,宋蹯也動了心。宋蹯心想:這不是我所想的創業項目嗎!慢慢地她也開始做起了微商,從最初的20余人逐漸發展成近200余人的團隊,并在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主動與團隊小伙伴一起開展一系列的公益救助活動。
講起自己第一次做公益救助活動,宋蹯告訴記者,最早的一次是在2014年12月份。那時正值隆冬季節,她就與父親及團隊小伙伴商量,想向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一份冬日里的溫暖,得到了父親及團隊小伙伴的支持,就帶著米、面、食品等前往看望老人。“也就是那一次活動,揭開了我們團隊公益救助的序幕。”在宋蹯講述中,記者了解到雖然經常做公益活動,但時常也會受到他人不理解。“記得有一次做公益活動,我們當時已與使用店商協調,想利用店商門前地方做活動,但相關執法部門卻不理解。”講到這,宋蹯的父親宋均安接著說到:“之前有個老朋友聽說我家蹯蹯做公益活動,和我開玩笑說覺得我們有幾百萬家底。這種想法也確實讓我們難以理解,并不是做公益的人都需要有雄厚的資金才可以,只要自己內心有份愛,大家都可以做。”
多次做公益救助,想把這份關愛長期做下去
記者了解到,自宋蹯第一次做公益救助活動以后,她不僅發動自己團隊小伙伴與自己一起做公益活動,也使用各種媒體渠道發動他人。在2015年3月至今,宋蹯多次為一些需要關愛的個人與集體送去了自己一份愛。
而多次的公益救助活動中,最讓這位爽朗陽光姑娘記憶猶新,是一次為山區小學捐獻文具活動。“今年3月份,我們去了山亭區鳧城鎮榆樹腰小學,給那里的孩子送去了學習用品、食物等,看著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聽著孩子們歡快的笑聲,我與團隊小伙伴們感覺很有意義。”宋蹯滿足地說道。
講起自己的公益夢,宋蹯告訴記者,為老人送溫暖,為孩子獻愛心,這是公民應該做的事情。現在很多的老年人吃不好、穿不暖,有很多的山區孩子上不起學,有很多弱勢群體需要幫助。“每當走近他們,看到他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狀況,我都非常的難過,只想盡自己的所能幫助他們一把。幫助別人也洗滌了自己的內心,我想把公益事業持續做下去,盡自己一份力將愛傳遞。”
公益事例
今年3月19日,本報報道了《八旬老婦賣廢品撫養倆幼孫》:盧懷平老人今年81歲了,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去年二兒子因病也去世了,媳婦也跑了,只剩下兩個5歲和3歲的幼孫,老人家徒四壁,兩間草屋里沒有一件象樣的家具,只有一個破舊的沙發擺放在屋內,屋內的角落里堆滿了一些孩子的破舊臟衣服。宋蹯看到后,對老人盧懷平很是同情,決定去看望老人。于是,3月20日她就驅車百里前往老人家的住處,看望了老人及她兩個幼孫,并送去了500元慰問金及衣物等。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公益 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