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認知血脂檢查七項指標和注意事項
原標題:查血脂有什么注意事項?認知血脂檢查七項指標
高脂血癥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常常從青壯年就開始侵襲血管,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癥狀,常被人們忽視。
定期檢查血脂非常重要,但血脂檢查前,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禁食:采血前一天晚10點鐘開始禁食,次日早上9點至10點鐘采取靜脈血,即空腹12小時以上晨間取血。
2。 取血化驗前的最后一餐應注意:忌用高脂食物;不飲酒, 因為飲酒能明顯升高血漿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濃度,導致化驗結果有誤差。
3。 在生理和病理狀態比較穩定的情況下進行化驗
血脂水平可隨一些生理及病理狀態變化。如:創傷、急性感染、發熱、心肌梗塞、婦女月經、妊娠等。
4。 不要服用某些藥物時檢查
如避孕藥、β受體阻滯劑,噻嗪類利尿劑、激素類藥物等可影響血脂水平,導致檢驗的誤差。
血脂檢查易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到醫院化驗前務必注意上述的幾種情況,這樣才能保證化驗結果的準確無誤。
血脂檢查單中,究竟有哪些指標,如何才算是異常呢?
總膽固醇(tc):正常范圍在5.23—5.69毫摩爾/升。如果超過5.72毫摩爾/升,可視為血脂增高。總膽固醇的水平主要取決于飲食、體力勞動、環境、性別和年齡。女性絕經后會明顯上升;新生兒期濃度很低,哺乳后很快接近成人水平;隨年齡增長也有增高趨勢。
甘油三脂(tg):正常范圍差異較大,在0.56—1.7毫摩爾/升。如果超過1.7毫摩爾/升,為甘油三脂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如果低于0.56毫摩爾/升,稱為低tg血癥。見于一些脂蛋白缺乏的遺傳性疾病或者繼發脂質代謝異常,如消化道疾患、內分泌疾患(甲狀腺功能亢進、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腫瘤晚期、惡病質及應用肝素等藥物時。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正常范圍是大于1.00毫摩爾/升。它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如年齡、性別、種族、飲食、肥胖、飲酒與吸煙、運動、藥物等。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范圍是低于3.12毫摩爾/升。高脂血癥患者ldl-c的治療目標是在2.6毫摩爾/升以下。水平增高常見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ⅱa型高脂蛋白血癥等。
脂蛋白(a)[lp(a)]:健康成人血清中濃度小于300毫克/升。濃度增高,可見于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外科手術、急性創傷和炎癥、腎病綜合征和尿毒癥、除肝癌外的惡性腫瘤等。濃度降低,可見于肝臟疾病,因為脂蛋白在肝臟合成。
磷脂(pl):在肝臟合成最活躍,主要由膽汁和腸分泌,自糞便中排出。磷脂還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正常范圍在1.3—3.2毫摩爾/升。增高常見于膽汁淤積、原發性膽汁淤積性肝硬化、高脂血癥、脂肪肝、腎病綜合征等。另外,他對于未成熟兒(胎兒)繼發性呼吸窘迫癥出現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游離脂肪酸(ffa):正常情況下,在血中含量極微,而且易受各種生理和病理變化的影響。因此,不能憑一次檢測結果來評判,要作連續的動態觀測。正常范圍在0.4—0.9毫摩爾/升。增高見于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肢端肥大癥、庫欣癥、肥胖、重癥肝疾患、急性胰腺炎等;減低見于甲狀腺功能低下、胰島素瘤、腦垂體功能減低、艾迪生病。
高血脂癥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險因素。此外,高血脂癥也是促進高血壓、糖耐量異常、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
高血脂癥還可導致脂肪肝、肝硬化、膽石癥、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圍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癥。所以必須高度重視高血脂的危害,積極的預防和治療。
高血脂是引起人類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像常見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有:冠心病(包括心肌梗塞、心絞痛及猝死)、腦梗塞以及周圍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這些心腦血管性疾病的發病率高,危害大,病情進展兇險,其死亡率約占人類總死亡率的半數左右。
一、 高血脂會導致肝部功能損傷,長期高血脂會導致脂肪肝,而肝動脈粥樣硬化后受到損害、肝小葉損傷后,結構發生變化,而后導致肝硬化,損害肝功能。
二、 高血脂會導致高血壓,在人體內形成動脈粥樣硬化以后,會導致心肌功能紊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會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動脈痙攣,誘致腎上腺分泌升壓素,導致血壓升高。人體一旦形成高血壓,會使血管經常處于痙攣狀態,而腦血管在硬化后內皮受損,導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腦中風,而腦血管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狀態下淤滯,導致腦血栓和腦栓塞。
三、 高血脂會導致冠心病,當人體由于長期高脂血癥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后,使冠狀動脈內血流量變小、血管腔內變窄,心肌注血量減少,造成心肌缺血,導致心絞痛,形成冠心病。
四、 高血脂會危害冠狀動脈,形成粥樣硬化,大量脂類物質蛋白,在血漿中沉積移動,降低血液流速,并通過氧化作用酸敗后沉積在動脈血管內皮上,并長期黏附在血管壁上,損害動脈血管內皮,形成血管硬化。
編輯:趙彥
關鍵詞:血脂檢查 注意事項 血脂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