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黨派·聲音>很黨派 很黨派

政府主導、黨派助力、社會參與

統一戰線開展精準扶貧 助力黔西南州農民脫貧致富

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

2015年09月11日 09:17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原標題:政府主導 黨派助力 社會參與 精準扶貧的黔西南“樣本”

  經過1/4個世紀的時光淬煉,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科技扶貧的道路上,愈發耀眼。2014年,黔西南“星火計劃、科技扶貧”試驗區生產總值達到670.96億元,財政總收入143.66億元,分別是1990年的61倍和175倍。這是一串凝聚了當地黨委、政府和200多萬當地人民群眾智慧和汗水的光榮數字,也是一串讓中央統戰部、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科技部等欣慰的數字。

  25年間,試驗區為“欠發達、欠開發、欠開放”的貴州探索出科技扶貧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子,成為統一戰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老、少、邊、山、窮”地區科學發展的典范,打造了一個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典型案例。

  晴隆模式

  今年58歲的晴隆縣馬場鄉馬場村村委會主任黃東良,去年僅靠養羊就賺了86萬元,開上了40多萬元的轎車,過上了讓許多城里人都羨慕的生活。而8年前,黃東良還是村里出了名的貧困戶。

  2008年,他開始跟著一位“貴人”養羊。一開始養了88只羊,第一年就凈賺18萬元,買了一輛二手桑塔納。第二年,黃東良掙了30多萬元,他拿出其中10萬元幫助村里的20多戶村民建起了羊圈,帶領大家一起致富,也因此被推選為村委會主任。如今,像黃東良這樣靠養羊脫貧致富的,在晴隆縣有1.98萬多戶,其中有2000多戶年均收入超過了10萬元。

  “1988年,我們就開始嘗試著帶領貧困農戶養羊,到了2000年,晴隆養羊的農民人均年收入都超過了5000元。”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政協副主席、草地畜牧中心主任張大權說。張大權就是黃東良的“貴人”。28年前,張大權時任晴隆縣畜牧局獸醫站站長。他笑言:“當時養羊的動機,其實是受了趕著一群羊來晴隆吃草然后再趕回去賣錢的幾個外地人的刺激和啟發”。

  偶然的嘗試,在得到組織的大力推廣后,產生了巨大的能量。張大權的嘗試得到了晴隆縣政府的重視,也得到了黔西南“星火計劃、科技扶貧”試驗區聯合推動組的支持。自2000年開始,聯合推動組組織邀請畜牧、畜草、選育等多方面專家到晴隆培訓農業科技人員,指導晴隆縣草地畜牧中心以草地畜牧業科技扶貧、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為載體,以波爾山羊、杜泊羊純種繁殖和優質雜交肉羊生產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條巖溶山區種草養畜、扶貧開發、石漠化治理相結合的路子。

  在聯合推動組的努力下,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相繼到晴隆考察,把在晴隆高海拔喀斯特山區開展種草養畜試驗,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三效益”有機統一的扶貧開發稱之為“晴隆模式”。

  數據顯示,目前晴隆縣已建成人工牧草48萬畝,改良草地38萬畝;建成88個肉羊基地,全縣羊存欄52.8萬只;戶均年收入3萬元左右,為農戶創收近4億元;項目覆蓋全縣14個鄉鎮、96個村、10萬多人參與種草和養羊。

  “晴隆模式”突破了中國南方石漠化地區人民群眾脫貧難的困境,成為我國南方喀斯特巖溶山區治理石漠化、增加農民收入的成功典型。2006年和2010年,國務院扶貧辦先后兩次在晴隆縣召開科技扶貧——全國南方草地畜牧業現場經驗交流會,在全國24個省和貴州43個縣推廣當地經驗。

  聯合科技扶貧新標桿

  “晴隆模式”是黔西南“星火計劃、科技扶貧”試驗區25年來,全力解決石漠化貧困山區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可持續發展以及農民增收致富等難題的一個縮影。

  1986年,我國啟動了旨在依靠科技進步,振興農村經濟,普及科學技術,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星火計劃。

  1990年1月,國家科委、民建中央、致公黨中央、九三學社中央、全國工商聯等為進一步搞好科技興農和農村科技工作,特別是探索一條振興大西南巖溶地區地方經濟的成功之路,決定聯合推動“星火計劃和科技扶貧工作”,把工作重點放在貴州、云南、四川和廣西四個省(區),先從貴州入手,于1990年1月聯合下發《關于決定聯合推動“星火計劃”和“科技扶貧”工作的通知》,同時成立聯絡組,并經貴州省政府同意,將試驗區放在黔西南州。

  1990年5月,中央統戰部、國家科委、國家民委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確定12個項目作為黔西南試驗區“八五”期間啟動開發的科技扶貧項目。

編輯:孫莉姍

01 02

關鍵詞:統一戰線 扶貧 黔西南 試驗區 農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