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從“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
中國曾是世界科技發展的“領跑者”。我們的先人發明了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在天文、算學、農學、醫學等多個領域創造了累累碩果,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16世紀以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國在科技發展中逐漸喪失了“領跑者”地位,近代以后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只能被動挨打。
“世界強國,其民權國力之發展,必與其學術思想之進步為平行線,而學術荒蕪之國無幸焉。”100年前,一批中國青年學子在美國紐約州的綺色佳湖畔創辦《科學》雜志和中國科學社,促進“賽先生”在中國的啟蒙傳播,開啟了“跟跑者”的科學救國夢。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逐步建立起全面獨立的科研體系,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科學技術隊伍,取得了諸如“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載人航天、量子通訊等一系列先進科技成果,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重要基礎。正如習近平同志在2014年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的,“我國科技整體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某些領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
科技強則國家強。回顧人類歷史,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全球格局產生了深刻影響,不少國家就是借此機會在激烈競爭中后來居上的。英國在牛頓力學奠定了科學革命基礎、瓦特蒸汽機技術催生了工業革命之后,成為世界霸主。德國在19世紀下半葉的化學工業革命中獨占鰲頭,并成為20世紀初物理學革命的中心,成功地超越了英、法老牌強國。美國在19世紀末的電氣革命中嶄露頭角,并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展核能和信息技術的機遇,終于成為了當今世界頭號科技與經濟強國。
當今世界正面臨著工業文明帶來的能源短缺、資源枯竭和生態惡化等巨大挑戰,這些挑戰推動人類謀求重大科技變革,引領科技創新的方向。以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為特征的綠色技術將大放異彩,節能、儲能及新能源技術將備受關注,信息技術與新能源技術的結合將產生新型工業模式。近年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競相推出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國家競爭力計劃,都不約而同地將節能環保、清潔能源新材料等作為優先發展的產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同時,為了拓展人類未來的活動空間,不斷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空間技術受到高度關注,地球和海洋科學也將不斷拓展人類新的生存和活動空間。
面對這樣的科技發展新趨勢,我國科技界同樣在未雨綢繆,提前進行戰略布局。為實現從“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多年來我國已經在能源科技、生態環境科技、空間科技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比如,我國一研究機構的人工光合制氫研究,利用太陽光分解水中的氫和氧,然后用氫做燃料發電,進而實現太陽能的轉化利用,被認為是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理想途徑之一;中國科學家積極參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為全球氣候變化評估貢獻中國智慧, 為人類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科學依據;我國載人航天和其他空間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探月工程成功實現回收繞月飛行器,獨立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基本建成,遙感衛星進入亞米級的“高分時代”,世界最大的球形射電天文望遠鏡將在貴州建成。
國家實力此消彼長,科技是其中的關鍵。只有在科技競爭中成為“領跑者”,我們才能在未來發展中擁有主動權。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我國要在這場大變革中有大作為,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必須樹立能做“領跑者”的自信。
(作者為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科技發展 工業文明 戰略布局 能源科技 生態環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