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提案 提案
電價“一刀切”亟需改革破冰
政協提案呼吁降低寧夏工業企業基本電價和調整其他電價
原標題:電價“一刀切”亟需改革破冰——政協提案呼吁盡快降低我區工業企業基本電價和調整其他電價
煤炭和相對富裕的電力是寧夏的資源優勢,這之間的相互支撐和轉化,構成了寧夏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也為發展高載能產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14年以來,寧夏工業企業面臨日益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像石嘴山市這樣的資源能源型工業城市,經濟增長一度出現了負增長,對全區經濟運行造成很大影響。寧夏的要素稟賦,決定了高載能工業在寧夏工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經濟增長放緩和轉方式、調結構的大背景下,因電價定價機制“一刀切”,無法使寧夏能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嚴重影響了產業間協調發展,致使優勢資源對高載能行業的吸引力正在減弱,且已經出現高載能項目從寧夏向區外轉移、流失的趨勢。寧夏工業企業蹣跚前行,不堪承受的重負,引起全社會關注。
“由于我區全部工業企業的用電量占全區總用電量的90%,部分工業用電企業的電費成本占生產成本的40%-80%左右,所以電價對于我區工業企業來說具有決定性作用,許多工業企業反映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情況下,我區工業企業的基本電價普遍高于周邊省區、其他電價不合理已經成為制約工業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自治區政協副秘書長陳莉萍憂心忡忡地說,“為此,在自治區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我提交了《關于盡快降低我區工業企業基本電價和調整其他電價》的提案。”
電力資源優勢≠電價優勢
寧夏作為西部十二省區市之一,具有煤炭、電力等資源優勢,但對工業企業來說,寧夏豐富的電力資源并未成為優勢。這其中的緣由到底是怎樣的呢?近日,記者來到中衛市鎮羅工業園區,實地采訪了當地的企業。
“寧夏的購銷差價達到0.237元/千瓦時,居西北五省區之首。”寧夏銀河冶煉有限公司胡經理表示,對寧夏高載能工業企業而言,電力成本占企業總成本的大頭,約占總成本的60%左右,電力成本的高低直接決定企業的競爭能力。而銷售電價偏高、購銷價差較大,成為電力成本高的主要原因。相對于全國其他省份,我區的高載能企業就像是承受著“不公平的游戲規則”。以碳化硅行業為例,我國黑色碳化硅總產能為100萬噸左右,寧夏占全國的45%左右,但與周邊省份相比,在電價成本方面始終處于劣勢。
寧夏電價高有著歷史上的原因。“從上世紀90年代起,寧夏電價實行基本電價和電度電價相結合的兩部制電價。”寧夏三元中泰冶金有限公司邵經理說:“基本電價相當于電信部門固定電話的“座機費”,全國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1996年,寧夏為保證供電部門得到比較固定的收入,以補償成本支出與取得正常的利潤,確定了30元-38元/千瓦的基本電價。當時,全區電力負荷只有200萬,而截至2014年,全區電力負荷已達1200萬,基本電價仍執行著1996年確定的標準。
“為了弄清楚寧夏電價到底有多高,我們前后走訪了近60家企業,數十次座談會,調研中我們發現,目前,我區基本電價高居西北之首,陜、甘、青、新、寧按最大需量基本電價(元/千瓦/月)分別是:31、33、28.5、12、38,按變壓器容量基本電價(元/千伏安/月)分別是:24、22、19、8、30。最大需量的基本電價寧夏比西北五省區平均價高8.8元,折合成每度電寧夏為0.0527元,分別高于陜西0.0096元、甘肅0.0069元、青海0.013元、新疆0.036元。并網自備電廠還要承擔與基本電價等值的系統備用費,寧夏實行較高的基本電價和系統備用費,加重了企業用電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我區企業與周邊省份企業的競爭能力。”民盟寧夏區委會參政議政處處長張曉勇說。
一分錢的電費,“生與死”的較量
“我們一直認為寧夏工業是發電企業不賺錢,用電企業不賺錢。”胡經理無奈地稱,“這并不是氣話,是有根據的。”其他省區要么有農電網、水電網,要么有地方網,而寧夏是一網獨大,造成了上網電價低、輸配電價高的矛盾。“電網企業的基本電費執行標準等方面的政策依據主要為《供電營業規則》和《水利電力部關于頒發(電、熱價格)的通知》。這么多年,我們一直以為電費收取是依據1996年的電價改革標準,自治區政協調研發現這個執行標準居然沿用的是1975年的文件,40年前的標準沿用至今,怎一個‘合理’了得?”胡經理認為。
“2010年,寧夏招商引資,我們就從陜北過來了,看中的就是寧夏電力資源優勢,當時計劃建設4臺爐子生產鋼鐵中所需要的硅鈣產品。如今,我們只運行了一臺爐子,電價高昂一個爐子運行都很困難。”寧夏順泰冶煉有限公司的柴經理說,“要是市場形勢一直不景氣,我們就準備打道回府了。”
不光如此,執行基本電價也存在不合理收費問題。據邵經理介紹,國家規定,凡實際使用容量在供用電合同核準數之內的,既可按容量,也可按最大需量計收基本電費,凡實際使用容量超過供電合同核準容量數的,其基本電費按最大需量計收。“在實際操作中規定,只要企業一月中有一次15分鐘超過容量的最大值,就按最大需量計收,并規定一年之中只容許企業兩次報停減免基本電費,且每次不得少于15天。”“一家工業企業,每月電費支出動輒幾百萬上千萬元,一度電多支出幾分錢,每年就需要多支出上百萬元的電費,這對于轉型攻堅的工業企業而言,是負擔不起的。”邵經理誠懇說道,“每度電多或少一分錢就可以決定企業的‘生與死’,希望有關部門能看到我們的難處,幫我們一把。”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工業企業是寧夏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爬坡過坎的關鍵時刻,任何不合理的負擔都可能讓企業負重難行,因此寧夏“電改”亟待破冰。
編輯:薛鑫
關鍵詞:政協提案 工業企業基本電價 調整其他電價 資源能源型工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