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張炯論我國反法西斯戰爭文藝的偉大精神:銘記歷史 全民奮起
體現崇高的時代主題
反法西斯戰爭還賦予當時的中國文藝以崇高的思想主題,即反對侵略與奴役,保衛國家獨立,追求民族解放的時代主題。
20世紀,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全球范圍出現了風起云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從而,反對殖民主義,反對侵略與奴役,捍衛國家獨立和民族自由,實現人民民主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這是人類歷史進步的一個新的階段。法西斯主義完全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思潮,是以人壓迫人作為前提的專制主義思潮,它建立在種族歧視,強者奴役弱者、侵奪弱者的思想基礎上,因而法西斯主義者發動的戰爭完全是非正義戰爭。他們到處屠戮無辜人民可以說是歷史上令人發指的最黑暗的罪行,所以反法西斯戰爭本身就是一個正義而崇高的事業,它之所以能夠動員億萬人民團結起來抗爭,自非偶然。反法西斯戰爭的文學就是對于侵略奴役黑暗罪行的憤怒控訴,就是對于國家獨立與民族解放的熱烈追求,就是對于正義事業激情洋溢的謳歌。當時中國最活躍的詩人艾青的如下詩句可以說是突出地表現了我國反法西斯戰爭文學的上述崇高主題:
高舉我們血染的旗幟
在我們所到的地方
用戰爭的火焰
燒毀那
束縛我們的枷鎖
囚禁我們的牢監
抽打我們的皮鞭
和戮殺我們的敵人
我們要戰爭啊
——直到我們自由了
這種主題也貫串于老舍的著名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中。它以北京胡同里的普通老百姓在日本侵略者占領下的悲慘命運為背景,寫出一個善良的民族如何一步步被逼向忍無可忍的抗爭,小說所勾勒的歷史畫卷成為“哪里有壓迫,那里就有反抗”的象征。老舍由于自己生活的局限,沒有正面寫到當時燃遍廣大地區的如火如荼的抗爭。這種正義凜然的抗爭,為當時站在反法西斯戰線的許多文藝家所描寫、所表現。從前述蕭軍的《八月的鄉村》到抗戰之初上演的話劇《保衛蘆溝橋》、《八百壯士》、《臺兒莊》,直到后來大批的詩歌、報告文學、通訊、速寫和小說、歌曲、宣傳畫,無不貫穿這種反侵略、保和平、爭獨立、求解放的主題。
當時國共兩黨抗日統一戰線的建立,使得愛國主義成為全民族共同的思想旗幟。盡管不同地區的文藝各有自己的特色,但在反對侵略、保衛國家獨立上,除了極少數投敵當漢奸的敗類外,所有文藝家都是一致的。高揚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思想旗幟,使得我國文藝聲援了別的國家的反殖民地斗爭,例如對朝鮮、越南、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反殖民斗爭的聲援。事實上,當時有許多中國文藝家僑居這些國家,他們都寫了不少抗戰文藝作品。到了南洋的郁達夫就是著名的一個,而他最終于印度尼西亞犧牲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有些中國作家還描寫了其他戰場的反法西斯戰爭,像著名作家蕭乾,當時作為駐歐記者,以系列戰地通訊報道了歐洲盟軍戰勝德意軸心國家的過程,為反對法西斯暴行和法西斯思想做出自己的貢獻。
思想性永遠是衡量文藝價值的重要標準,應當說,我國反法西斯戰爭文藝所以在現代中國文藝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使子孫后代能夠不斷從中領略悲壯的美和吸取昂揚奮發的精神營養,正是與它所表現的崇高思想主題分不開。
愛國英雄的光輝形象大量涌現
反法西斯戰爭還使中國人民的英雄主義精神空前高漲,從而也使中國文藝涌現了大批前所未有的人民愛國英雄的光輝形象。
描繪歷代愛國英雄的形象,是中國文藝的光榮傳統之一,詩歌中的《木蘭辭》、京劇中歌頌的楊家將,都是突出的例子。英雄主義是與人民的樂觀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戰斗意志、無私無畏的高貴品質聯系在一起的。它從來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中華民族歷盡磨難,能夠前仆后繼,始終巍然屹立東方大地的品格根基。差不多每一時代的文藝都力圖塑造自己時代的英雄形象,并以它去教育和鼓舞人們高歌前進。反法西斯戰爭提供了一個殘酷的契機,它以空前的規模為我們民族設置了一個考驗意志與毅力、智慧與才能的非常際遇。就像堅固的磐石在任何打擊下不但不變形,而且會發出耀眼的火花一樣,人民英雄也在非凡的斗爭中迸射火星,茁壯成長。這樣的英雄形象在文藝作品中得到熱情的描寫和表現,理所必然。
像吉鴻昌、張自忠這樣的愛國將領形象被不止一部作品所描寫,作為抗日民族英雄,他們的光輝形象永遠留在中國人民的記憶中。像東北抗日民主聯軍的楊靖宇、趙一曼,像《八女投江》中悲壯投江的女英雄,像《狼牙山五壯士》中浴血死戰、彈盡援絕而投崖的五壯士,都因文藝作品的傳播,而成為中國人民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人物。像馮德英長篇小說《苦菜花》所塑造的母親形象,像話劇《革命自有后來人》中描繪的鐵路工人李玉和的形象,都是在敵人的淫威面前寧死不屈,表現出中國人民傳統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偉大品格。這樣的英雄人物形象在我國現代和當代文藝中簡直燦若繁星,何止成千上萬!
我國反法西斯戰爭文藝不但著力塑造了許多中國人民的英雄形象,而且也相當注意塑造援助我國抗戰的國際友人的英雄形象。周而復的長篇紀實小說《白求恩》用樸素的筆墨描繪了加拿大友人白求恩大夫。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以自己精湛的醫術為救治中國的傷病員服務,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終于奉獻出自己的生命。白求恩精神作為一種國際主義精神,通過多種文學作品的傳播,如今也已被中國人民和世界進步人類所永遠記取。
中國人民的英雄品格還表現在《黃河大合唱》這樣的宏偉樂章中。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這部雄豪渾壯的大合唱,是詩與音樂完美結合的杰作。黃河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黃河在怒吼就是中華民族在怒吼!《黃河頌》這樣寫道:
哦!黃河!你是偉大堅強!
象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上,
用你那英雄的體魄做成我們民族的屏障。哦!黃河!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
需要在你的保育下發揚滋長!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象你一樣的偉大堅強,象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是的,這是中華民族集體主義的英雄主義精神!人人都以自己偉大的民族為驕傲,并且要無愧于民族偉大堅強的光榮傳統!正是這種英雄主義激勵著鼓舞著我國人民克服戰爭中的種種艱難困苦,以頑強的意志和毅力,去戰勝強大的敵人。而這種英雄主義在文藝中的表現,更使這時期的中國文藝獲得前所未有的鼓舞力量。我國反法西斯戰爭文藝塑造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大大豐富了我國文藝的英雄畫廊,可以說不僅激勵了當代的讀者和觀眾,而且還將激勵一代又一代讀者和觀眾,成為他們心目中愛國主義的象征,成為他們心目中鮮明而光輝的旗幟。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張炯 反法西斯戰爭 文藝 文學作品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