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馮唐:寧愿選擇長銷而非暢銷
原標題:馮唐:文藝在我最煩躁的時候救了我
馮唐。劉中攝
南都訊記者高遠實習生李宇舒上周末,東莞莞城“文化周末大講壇”邀約作家馮唐,與數百名讀者分享其“文學和文學之外”的故事。馮唐將自己從提筆寫作至今分為四個階段,27歲赴美前的懵懵懂懂,而后在感慨生活無聊與內心腫脹之下寫出《萬物生長》,到寫出《不二》,要在40歲之前探討一下情色到底是怎么回事。馮唐說,自己寧愿選擇長銷而非暢銷,“我不想只寫現在、當下讀者想看的東西;我想寫真正困擾我內心的,我相信直面這種困擾寫的文章能影響一代又一代讀者,一撥又一撥人。”
無聊與腫脹催生出《萬物生長》
講座上,馮唐首先憶起了當時寫作《萬物生長》的緣由。赴美留學期間,那種簡單、重復甚至有些無聊的留學生活,卻恰恰遇上馮唐自稱人生“腫脹”的一個階段。
“我總愛思考人生到底怎么回事,沒太想明白,為什么有些事兒已經過去了,心里還是痛。”在這樣的狀況下,馮唐開始寫作《萬物生長》。留學結束后,馮唐開始在麥肯錫工作,一份幾乎除了睡覺其他時間都在運轉的工作。正是這種相對變態的工作狀態下,馮唐又才一鼓作氣,帶了一箱方便面,把自己關在屋里,完成了小說最后剩余的3萬余字。
“我覺得文藝在自己最煩躁的時候救了我,我經常說自己是詩人,別人看我就像看精神病一樣。”馮唐笑稱,那段時間,自己卻正是為了防止患上精神病,才再次把文藝拿起來,寫完了《萬物生長》。
要趕在40歲前探討一下情色
對于《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不二》的寫作,甚至是后來一直能寫到現在,馮唐認為有時是自己好勝心逼出來的。“那時候總想提文字打敗時間,其實它無非是勵志,希望寫不朽的文章。”
在遭遇《萬物生長》最初出版被書店放置到廁所旁一個書架位的羞愧難當后,一方面,馮唐感到自己總還有腫脹,還有感覺,還沒盡,總覺得自己沒寫夠,有可能寫得更好;另一方面則是,馮唐的勝負心被激發出來了,所以就有了《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
寫作《不二》則被馮唐視為是自己與開始下行的激素水平之間的某種抗爭。馮唐說,自己30余歲一邊做生意的同時,總覺得心里空空落落,有些東西沒有被撫慰,沒有被紓解。“特別是靠近40歲的時候就有一種早中年危機,主要的特征就是有時候發現可能對一些事兒提不起興趣來。作為一個學了8年醫學的專業選手來講,可能激素水平要往下走。”也正是緣此,馮唐趕在40歲之前送自己了一個生日禮物,寫作《不二》,他要在40歲之前探討一下情色到底是怎么回事。
按自己的個性去沉淀發酵
“現在我忽有了人生下半場的心態,今年我44歲,如果足球45分鐘上半場,人可能也活不了90歲,我想我的下半場已經開始了。”馮唐表示,隨著年歲的增長,自己的寫作態度也有了較大的變化。以前那種想要與時間抗衡的想法,漸漸被更為清晰的想法,“寫長銷書而非暢銷書”所取代。
不過,馮唐并沒有瞧不起暢銷書的寫作。他在講座上說,寫作并沒無高低貴賤之分,但寫作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所謂的商業寫作或非純文學寫作。“第一它是商品,做商品并不丟人,有人做奔馳、奧迪,有人做Q Q,受眾不一樣,你了解受眾,開發文化產品給他們,在合理的法律法規下掙合理的利潤,我覺得特別好。”
而另一類在馮唐看來,則是針對傳統的純文學寫作,實際上是把寫作的人當成一個受體,由你來接觸信息,就是我經歷、我理解、我表達。“甚至我跟出版商講,如果不解決某種、某個困擾我的問題我就不寫。”
“經過最近一兩年的變化,感到一個個體,哪怕老天給你很多眷顧,你能改變的東西并不多,很多東西要相對順其自然,包括寫作。”馮唐說,自己現在反而越來越能稟著一個相對平常的心,去寫作一些最能讓自己感興趣的題材,而不是說應該怎么樣,反過來是最想怎么樣。“我已經有寫作的習慣和野心了,也寫了那么多,下面應該讓寫作的人變成一瓶葡萄酒,按著自己的個性去沉淀發酵,讓諸多的因素把你演化成什么樣子就演化成什么樣子。“馮唐最后說。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馮唐 文藝 《萬物生長》 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