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尋醫·問藥>委員講堂委員講堂

精準醫療熱的“冷”思考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遺傳學家賀林

2015年07月01日 16:37 | 作者:蔡鎏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11

 

  

  今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了一個預算為2.15億美元的“精準醫療”計劃。一時間,“精準醫療”這個熱詞遍布媒體。

  其實,早在15年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遺傳學專家賀林就帶領團隊,解開了遺傳界百年之謎——第一例孟德爾常染色體遺傳病。這正是全球精準醫療的最經典成功案例之一。

  面對站上風口的精準醫療,“如果有人譴責我們有掉入美國誘導‘陷阱’的可能,至少現在我們還無法排除這種可能性。最后,很可能換來的是打水漂的結果。”如何避免過度炒作和盲目跟風?讓我們聽聽——

  “精準醫療的概念從理解上并不難,強調的是精與準。然而,醫療很難做到物理意義上的‘指哪打哪’,往往更是‘打哪指哪’,因為人體并非一個機械物體,而是相互作用的有機聯系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賀林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向記者解釋了精準醫療的概念。

  相對于精準醫療,人們更熟悉人類基因組計劃。該計劃由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于1990年啟動,中國也參與其中。

  賀林認為,精準醫療可以看成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結束后的一個延續。

  “新醫學”=老醫學+基因組學+遺傳咨詢

  新的疾病分類法將改善目前的醫療保健水平。由此,賀林提出了“新醫學”的概念,他認為“新醫學”=老醫學+基因組學+遺傳咨詢,未來“新醫學”將成為健康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醫療技術在快速發展,但出生缺陷以及腫瘤、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的發病率仍在上升。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賀林講道,傳統醫學使用的疾病分類法主要是基于癥狀、病變組織、細胞鏡檢及實驗室和影像學技術,往往還沒來得及加入分子水平診斷技術,導致無法準確地定義疾病和做出針對性的醫療診斷。

  例如,目前,婦科腫瘤藥物的臨床實驗成功率只有5%左右。如此低的原因就是由于,不同個體基因的差異、生活環境的不同,對于同種藥物會產生不一樣的反應。而精準醫療利用基因檢測可對不同個體進行差異化治療,同時達到預防治療的效果。

  另外,分子生物學的突飛猛進使得對臨床樣本進行快速、全面、高效的分析成為可能,隨之產生的疾病相關數據的激增,也為正確修正目前的疾病分類起到積極作用。

  發展精準醫療不宜盲目跟風

  據媒體報道稱,中國將成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到2030年,中國將投入600億元人民幣用于精準醫療計劃。

  賀林認為,奧巴馬的計劃并非給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而是對原有計劃的重新組合和疊加,“從預算上看,2.15億美元太小了,對于美國的精準醫療行業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由此引發的中國跟風式投入,可能多達幾百甚至上千億人民幣,這些錢很大一部分會用于購買生物儀器設備上。而美國幾乎壟斷了全球高端的生物儀器市場。如果有人譴責我們有掉入美國誘導‘陷阱’的可能,至少現在我們還無法排除這種可能性。最后,很可能換來的是打水漂的結果。”

  在精準醫療輔助下的“新醫學”發展,將會給整個傳統醫學行業帶來巨大的變革,為疑難病的治療帶來曙光。不過,賀林提醒,對于涉及國家層面的重大項目,需要為此提供長久良性發展的土壤而不是盲目跟風式的投入。政府對此應有更多的耐心和冷靜的思考。而不是美國提出了一個“精準醫學”計劃,我們馬上出一個中國版的計劃,這樣帶來的一定是“人人專家、全民皆兵”的結果,那時候的結局可想而知。

  “既要看到精準醫療的積極一面,也要看到它的不完善之處。”賀林認為,“新醫學”的概念更適合中國國情。經過多年探索,我們實際上已經抓住了健康問題的核心,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這本身非常符合習近平主席一再強調的原創精神,這是我們應該走的路。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精準醫療” 人類基因組計劃 盲目跟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