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互聯網+”熱潮下中小企業轉型之道
編者按
自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互聯網+”行動計劃之后,“互聯網+”正在像風一樣吹進傳統行業。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互聯網+”戰略有著重要的意義:從互聯網產業自身來看,經過20年發展,以互聯網為龍頭的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程度巨大,而且增長強勁。同時,互聯網已然成為重要的經濟引擎,未來GDP的增長和產業升級,要依靠互聯網及相關產業發揮重要的拉動作用。而互聯網在顛覆傳統行業的同時,也為傳統產業注入了新的力量,加速倒逼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毫無疑問,“互聯網+”能使整個產業產生化學反應,把我國的產業格局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但是,“互聯網+”不是一個標簽,不是簡單地將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粘在一起,“互聯網+”究竟應該“加什么”、“怎么加”、“怎樣落地”、“最終能達到什么效果”等,這是所有企業都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針對此,本刊特開設《“互聯網+”進行時》專題報道,以期通過政協這個平臺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凝聚共識、建言獻策。
“‘互聯網+’可能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代表傳統互聯網創業時代的結束,機會窗口已經關閉;但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互聯網+’帶來的新機遇遠遠超過它終結的那部分,重構供需意味著創業第二春,再小的初心和夢想都能成為創新之源。”這是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對“互聯網+”的理解,這番話可能也是現在眾多中小企業面對“互聯網+”時最貼切的心態。
自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使其成為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長新引擎以來,“互聯網+”在各行各業掀起一陣旋風。當前,受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的影響,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對他們而言,盡管互聯網對傳統產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但“互聯網+”更多的是為傳統產業注入了新的力量。
“面對全國4000萬戶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加上一些個體私營經濟,只有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通過信息技術才能給更多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便利,包括咨詢、培訓、信息化的服務和商務。”在近日工信部舉辦的“2015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信息發布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王黎明表示,“互聯網+”四項內容的其中一項就是,大力推進“互聯網+中小企業”。
不過,“互聯網+”不是一個標簽,也并非想加就能加。對于站在“互聯網+”風口上的中小企業而言,“互聯網+”到底加什么?怎么加?能否產生化學反應并從根本上獲益,進而實現企業騰飛,已成為中小企業最為關注的話題。
“互聯網+”讓傳統產業“發新芽”
目前,我國互聯網用戶規模已經超過6.49億,普及率已達到47.9%,互聯網產業已在深刻影響整個市場經濟,互聯網企業和傳統產業的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的變革已在進行當中。
“‘互聯網+’戰略為中國產業和商業發展營造了一個新的生態環境,確立了以消費者為導向的新經濟理念,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變革和對傳統經濟發展理念的重塑。”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部研究員張莉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她看來,“互聯網+”傳統產業模式或商業模式并非只是改造和被改造的關系,而是將互聯網經濟的理念、技術和成果,滲透、融合到傳統產業和商業之中。“互聯網+零售”誕生了網絡零售,“互聯網+外貿”成為跨境電子商務。“互聯網+”如轉化酶,與不同的產業結合將誕生出不同的產業模式和商業模式,從而實現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全面提升。
事實上,在最近一兩年,這一趨勢表現的越發明顯:大型零售巨頭華聯、銀泰、萬達等積極應對阿里的淘寶和天貓、騰訊的微信購物等帶來的挑戰,陸續開展與手機淘寶、微信的合作;面對支付寶、余額寶等帶來的競爭壓力,四大銀行不斷推出各類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并通過降低快捷支付限額等手段作出回應。與此同時,互聯網企業到傳統行業“圈地”的爭奪同樣激烈。為打造互聯網生態系統,以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龍頭們紛紛進行投資與合作,遍布打車、餐飲、地圖、視頻、團購、旅游、百貨、移動支付等各個領域,在構筑自身全方位競爭實力的同時,也帶來各產業領域的競爭態勢的變革。
在俞永福看來,“互聯網+”的核心是重構供需產生新的經濟能量,是一個劇烈化學反應,不是切割原來的市場,而是巨大的增量。
在他看來,“互聯網+”做到了真正的重構供需。因為非互聯網與互聯網跨界融合后,不只是改善了效率,而是在供給和需求兩端都產生增量,從而建立新的流程和模式:供給端是“點石成金”,將原本的閑散資源充分利用;需求端則是“無中生有”,創造了原本不存在的使用消費場景。兩者結合,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共享經濟”。
“下雨天大家不愿意出門吃火鍋,但是如果有人把火鍋送到家里來,就創造了新的消費場景,增加了需求。再如專車軟件,與打車軟件不同的是,它的模式是將社會中更多的閑散車輛集中起來,成為商品資源進入商業流程,增加了供給;而乘客日常則在打車之余,多了專車的選擇,需求也增加了。”俞永福舉例說,重構供需就是典型的“互聯網+”。
他認為,未來隨著互聯網和非互聯網融合的進一步加深,可能沒有必要再區分互聯網和非互聯網了,所有行業最終都可以統稱為“互聯網+”行業。
“互聯網+”的本質是再造質變
不過,對中小企業來說,“互聯網+”不是想加就能加,不是簡單地將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粘在一起,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對中小企業來說,‘互聯網+’就是把互聯網融入到傳統企業的每個環節中,以用戶為核心,設計并生產產品,從而砍掉低效率、不合理的部分。當下傳統企業面臨的困境,比如采購成本高、去庫存化難、用戶黏性不高等,可以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清晰地比較成本高低、用戶定位與市場需求,從而不斷去滿足用戶。”長期研究互聯網行業的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副秘書長李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正在對零售、金融、教育、醫療、汽車、農業等幾乎所有傳統行業產生深刻影響,現在市場尚處于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的早期,中小企業應主動進行思維模式和經營模式的自我顛覆與變革,加速行業的互聯網化程度,實現行業+互聯網的深入融合,突破現有的發展瓶頸。
在他看來,“互聯網+”的本質,不是簡單模塊疊加,而是再造質變。目前國內許多傳統行業的中小企業對“互聯網+”的認識集中在認為開辟了電商平臺,或者進行了網絡營銷就等于實現了“互聯網+”,這是造成失敗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互聯網+’需要做脫胎換骨式的體制改造,倘若企業僅僅把電商當成一個新生業務渠道,或者把互聯網業務當成一個新業務模塊而非戰略方向,則難免跟自身線下渠道惡性競爭,產生左右手互博現象,導致內部資源耗損巨大,難以讓新業務渡過有投入無產出的成長期。”李陽認為。
他舉例說,對傳統行業來說,“互聯網+”其實離我們并沒有那么遠,國外的一些服裝品牌,像Zara、優衣庫這樣的品牌早已融入“互聯網+”,他們的產品從需求出發,分析數據,確定市場容量,彈性生產銷售,這是“互聯網+”時代的供應鏈模式。而從設計師的想法到實現銷售的周期是15天,相比而言,國內同類企業平均需要6個月。
“對中小企業來說,在經濟新常態下應盡快制定企業的‘互聯網+’發展模式。”全國政協委員、天津慶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太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小企業應加快制定“互聯網+”戰略,將互聯網與區域優勢相結合,與企業優勢相結合,與專業優勢相結合。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融入企業的生產、采購、儲存、營銷全過程,融入企業管理和文化之中,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他認為,中小企業通過“互聯網+”,能夠創新三個發展,一是通過互聯網與其他行業融合,創造新的產業模式;二是通過“互聯網+”在互聯網平臺上擴展企業技術,產生集合效應;三是“互聯網+”未來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商業空間。
編輯:羅韋
關鍵詞:互聯網+ 互聯網 傳統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