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亞洲的新未來在哪里?

2015年03月25日 16:52 | 作者:沈丁立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將于3月26日至29日在我國海南省博鰲召開。作為中國今年的一次重要主場外交,本次論壇將圍繞“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的主題進行討論,以深化“求同存異、休戚與共、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意識。

  本次博鰲亞洲論壇將有2000多位政商學媒領袖濟濟一堂,盛況空前。除東道國領導人和多國領導人與前政要外,還有專門出席此次論壇或隨同領導人到會的各國部長級官員80多位與會。此外,全球財富500強中逾2/5公司的高管將出席本屆年會。會議將就宏觀經濟、區域合作、產業轉型、技術創新、政治安全、社會民生等六大領域展開77場正式討論,將有力促進關于亞洲新未來的腦力激蕩。

  亞洲的新未來究竟何在?這要從亞洲多元文明共存說起。亞洲地區集中了41億多人口,接近世界人口總數的60%。亞洲幅員遼闊,其陸地面積將近世界的30%。亞洲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有三大文明孕育于本地區。因此,亞洲是世界多樣文明共存并交匯之所在,它對世界發展曾經做出重大貢獻。

  自世界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亞洲曾深受西方殖民入侵之苦,極少數亞洲國家也曾走上擴張道路。目前,本地區各國發展仍參差不一,整體水平亟待提高。鑒于歷史原因,亞洲內部各成員間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文化傳統存在諸多不同,地區共榮和互信建設還面臨許多挑戰。

  正因為客觀上存在上述差異,在亞洲建立“求同存異、休戚與共”的新共識就尤顯必要。亞洲國家之間的地緣關系不可改變,這種緊密聯系決定了亞洲國家的共同命運。亞洲國家間的社會制度和文化樣式各有特色,其差異不應成為以鄰為壑的理由。相反,在確立各自國家身份的同時,亞洲各國需要建樹共同的亞洲身份,形成相互包容的良好習慣,能夠并且善于尋求合作發展的共識。

  亞洲是開放的亞洲,亞洲國家在積極發展與區外國家合作的同時,更要加強本地區成員之間的“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國近年來就亞洲區域合作提出了一系列積極主張,特別是提出關于區域互聯互通的海陸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倡議,為此設立了絲路基金,并與國際社會共同打造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的這些舉措,為提升亞洲命運共同體意識和開辟亞洲新未來,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本次論壇已發布《博鰲亞洲論壇亞洲一體化進程報告2015》、《博鰲亞洲論壇新興經濟體發展報告2015》以及《博鰲亞洲論壇亞洲競爭力報告2015》。會議期間中方可望展示更加具體的“一帶一路”的規劃方案。“一帶一路”究竟如何落地,各方關注的興趣極大。本次論壇將見證中國如何落實將自身發展與亞洲命運共同相連,這也必將成為論壇焦點。

  今年是亞投行的初創年。迄今,與亞洲共同發展密切相關的亞投行已獲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不僅亞洲各國積極響應,歐洲和大洋洲的更多國家正趕在月底前申請成為亞投行的意向創始成員。顯然,域外國家也看好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新未來,不僅愿助這個開放的共同體一臂之力,也希望從其發展紅利中分一杯羹。人們更有理由對亞洲命運共同體給予期待,對亞洲合作的新未來充滿希望。(沈丁立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編輯:水靈

關鍵詞:博鰲亞洲論壇 2015年 海南 亞投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