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社會保障釋放強大正能量

2015年03月10日 10:30 | 作者:鄭功成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在談到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奧秘時,人們往往更多關注經濟政策以及投資、消費、外貿三駕馬車的作用,而忽略社會保障的作用,有人甚至把社會保障當成經濟發展的包袱。這種認識上的偏差,源于對社會保障發展歷程及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缺乏足夠了解。事實上,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在維護社會穩定和保障民生的同時,還扮演著經濟發展助推器、經濟運行穩定器的重要角色。

  從世界范圍看,德國于19世紀80年代率先創建現代社會保險制度,勞動者權益得到保障,促使德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并成就了令德國人自豪的社會(保障)市場經濟模式。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使美國經濟幾近崩潰,羅斯福總統強力推動美國《社會保障法案》出臺,由此確立了美國式社會保障制度,有效醫治了經濟危機的創傷。二戰后,英國率先建成福利國家,因有效修復戰爭創傷、促進經濟發展而引起其他國家效仿,保障了西歐、北歐等國家保持長時期繁榮發展。這三大事件對德、美、英等大國乃至整個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使社會保障成為現代國家的一項基本社會制度。但也有一些國家不重視社會保障建設,結果雖然一度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但貧富差距和社會矛盾不斷擴大,最終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葬送了國家發展的大好機遇。

  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社會保障提供了一個觀察經濟發展的獨特視角。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建設有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過程。20世紀90年代中期,曾因社會保障建設滯后而出現大量退休人員不能按時足額領到養老金、城鄉困難群眾不能及時獲得社會援助等現象,結果造成國內消費低迷。從1998年始,中央及時加大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與建設力度,強力推進“兩個確保、三條保障線”,并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解決了億萬勞動者及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不僅成功推進了國有企業改革,還奠定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央進一步加快社保體系建設步伐,擴大社會救助、推進全民醫保、建立普遍性養老金制度、大規模建設保障性住房,社會保障迅速普惠全民,中國經濟不僅未隨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且因城鄉居民后顧之憂大為減輕、國內消費穩步上升而率先企穩回升,進而運行在快速發展軌道上。社會保障釋放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步伐加快,更加需要成熟、定型的社會保障制度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特別需要妥善處理以下四個關系:一是福利增長與責任分擔的關系。福利增長是城鄉居民的合理訴求,也是各級政府的使命所在,但福利責任一定要在政府、企業、個人與社會之間合理分擔。否則,責任失衡必定導致制度的不可持續。二是尊重社保制度發展規律與尊重中國國情的關系。既不能以遵循制度發展規律為由超越現實國情,也不能以現實國情為由扭曲制度,二者必須理性兼顧。三是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社會作用的關系。政府主導是確保社會保障制度公平、普惠的根本所在,但應明確政府責任邊界,在堅持公平、互助共濟原則下,盡可能運用公共政策調動市場和社會力量,不斷壯大社會保障的物質基礎與服務能力。四是基本保障與補充保障的關系。應先定位好基本保障制度的目標與水平,再創造條件讓補充保障、市場化服務等得到發展。

  (作者為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10日 07 版)

 

 

編輯:水靈

關鍵詞:社會保障 正能量 德國 市場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