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讀報告>人大工作報告>報告解讀 報告解讀
人大代表的眼里本不該有“家丑”
原標題:人大代表的眼里本不該有“家丑”
一個稱職的人大代表,眼里本就不應有“家丑”,越是自己主管或熟悉的領域,越是要坦誠面對,如此才能最大化地發揮代表的作用。
兩會進入各省區(市)代表團開放日時間,記者們開始根據自己關注的話題,去追訪“熱門”的代表團或者代表。比如發生“塌方式”腐敗的山西團,到場記者甚至超過全團人大代表數。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不避家丑”,光是談反腐、吏治就花了將近1個小時。
從媒體報道來看,王儒林對反腐問題談得很生動、深入。“山西發生的嚴重腐敗問題,不是個案、孤立的,是一坨一坨的”,“山西省里連續14年沒有查處市委書記腐敗案件”等說法,在網上引起不少關注。像王儒林一樣“不避家丑”,直面當地貪腐問題的,還包括上海、江西、四川等省(市)的“一把手”。
作為地方“一把手”,直面當地存在的敏感問題,當然值得贊賞。不過,如果換個角度看,省委書記也是人大代表,按照法律規定,在人大會議期間,各位代表之間應是平等的,沒有職業、職務等的區分。一個地方的貪污問題,實際上是公共議題,而不是什么“家丑”。省委書記因為職位關系,平常對這些重大問題了解的信息更多,那么兩會期間更應該知無不言,盡可能和其他代表以及媒體坦誠交流,共謀解決問題的良方,這才是兩會的價值所在。
兩會期間,當媒體介紹某個代表、委員時,往往先注明“全國人大代表”或“全國政協委員”,然后才是他的社會職務。這一細節正說明,在兩會期間,代表的身份高于一切,代表們來參會首先要考慮的是人民利益,而不是某個部門的利益。如果在兩會期間,還忘不了代表之外的官員身份,還想著對本部門、本地區的“家丑”遮遮掩掩,顯然不是積極的議政態度。
相比地方“一把手”對貪腐問題的坦誠,這幾天兩會現場也有些耐人尋味的鏡頭。比如,廣東代表團分組討論時,談到“油企到底虧損嗎”話題,有石化領域的代表就反問,“我們油企每年要上繳多少稅你知道嗎?”
相比而言,石化代表的反駁顯真性情,只是既然知道大家不知道油企交多少稅,那給公眾好好算筆賬,不是更有價值嗎?擺事實講道理,才是理性而有價值的兩會討論。一個稱職的人大代表,眼里本就不應有“家丑”,越是自己主管或熟悉的領域,越是要坦誠面對,如此才能最大化地發揮代表的作用。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人大代表 “家丑” 王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