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年北京兩會>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2015北京兩會八大熱點猜想
猜想三:怎樣留裝APEC藍”?
去年11月,整整六天的“APEC藍”,至今讓人記憶猶新。“人努力,天幫忙”,讓人們重新看到了希望。
現如今,人們對空氣質量的關注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PM2.5年均濃度下降5%的目標,但是在“鐵腕治污”的背景下,實際僅下降了4%。剩下的1%差在哪兒了?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此前回應稱,這里面既有氣象條件不利、沙塵天氣增多等客觀原因的影響,也有綜合治理措施不夠完善等主觀因素。
半個多月前召開的市委全會上再次明確,今年PM2.5年均濃度下降指標仍為5%。那么今年會采取什么樣的舉措確保不再重蹈覆轍?隨著清潔空氣五年行動計劃的進程過半,明后兩年的治理壓力依然很大,相關政府部門又該如何應對?不難想象,在即將召開的北京“兩會”上,“清潔空氣”必將成為代表和委員關注的熱點。(文/本報記者 王斌)
猜想四:反腐重拳有多重?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反腐這個詞從沒有像今年這么熱。去年中央巡視組到北京巡視,指出了存在小官巨腐和培訓中心腐敗等問題。此次“兩會”期間反四風、促黨風廉政建設問題也會是熱點之一。制度層面,北京市委設立了“五人小組”,定期聽取巡視匯報,增設了專項巡視組。北京市委下發關于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相關文件,北京市紀委完成內設機構改革,集中力量監督執紀。這些制度層面的設計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首善之區的大背景下,很可能被重點提到。北京作為首都,紀檢工作制度上有沒有新動作值得關注。
具體來講,北京市去年動作頗大,門頭溝區長等干部落馬,小官巨腐整治行動結束,立案和處分數均大幅增長,專項整治私人會所、培訓中心腐敗等,這些問題會不會在“兩會”上得到回應?比如整治私人會所和培訓中心腐敗的成績單,這些都頗有“看點”。(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
猜想五:“依法治市”有何新舉措?
司法體制改革在2014年提速。繼首批6個司改試點后,有媒體報道,12個省份有望進入第二批試點,全國近半省份將啟動司改。
北京雖不在上述名單之列,但過去一年,北京司法改革著墨頗多。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掛牌,并在審案中起用“法官助理”,北京高院則在全國法院中率先在判決書上為“法官助理”署名;作為全國首批跨行政區劃地方法院、檢察院試點之一的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和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緊隨上海之后掛牌成立;最高檢在全國設立的主任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改革的17個試點中,設在北京的3個試點也在有序推進。
2015年,在主任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改革的試點基礎上,北京或有望全面推行主任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由于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推行院庭長辦案常態化,實行主審法官、合議庭負責制的深化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或有望在北京法院全面推行。案件質量終審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機制或有望在此基礎上有所推進。這些熱點問題期待能在“兩院報告”中有所體現或回應。(文/本報記者 鄒春霞)
猜想六:交通治堵還有哪些招兒?
2014年歲末,北京地鐵、公交票價實現上調。在此之前,北京地鐵剛剛經歷了屏蔽門夾人之殤,而高峰時段的超大客流一直都是北京地鐵躲不開的話題。
去年北京APEC會議期間,單雙號限行等嚴格的交通管控措施,讓人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北京:交通順暢、秩序井然,以及難得的藍天白云。北京市副市長陳剛曾公開表示,“APEC會議期間少了一半人、少了一半車,效果就這么好,這就反證了我們的容量已經超標了。”
去年年底,北京市法學會完成了《北京市緩解交通擁堵政策法律建議》課題研究,專家給交通擁堵開出五個“藥方”:立法明確公共交通的優先地位;在擁堵的老胡同、醫院、學校等附近設立“交通靜化區”;立法保障行人、騎車人的路權;實施“購車自備車位”制度;在部分區域實施交通擁堵費。
這些建議能否真正落到實處或許還有待考察,但交通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北京市人代會和政協會議關注的焦點。經歷了2014年的“交通熱點”后,相信交通問題仍會是本屆人代會和政協會上代表及委員們關注的熱點。(文/本報記者 趙婷婷)
編輯:薛鑫
關鍵詞:2015 北京兩會 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