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埃博拉疫情處置成為應對傳染病的重要經驗
新華社阿克拉12月30日電專訪:埃博拉疫情處置成為應對傳染病的重要經驗——訪中國援塞實驗室檢測隊隊長劉超
新華社記者林曉蔚
正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中塞友好醫院工作的中國疾控中心援塞移動實驗室檢測隊隊長劉超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埃博拉疫情暴發的應對和處置過程將成為人類在21世紀應對傳染病的一次重要經驗教訓。
劉超說,西非埃博拉疫情持續時間之長、波及范圍之廣、造成影響之大都是21世紀以來其他傳染病暴發疫情無法比擬的。疫情暴發原因至少包括:西非國家缺乏處置經驗和應對條件;當地衛生條件和風俗習慣,尤其是傳統葬禮習俗為疾病快速傳播提供了便利;跨境跨地區人員活動造成病毒遠距離播散;西非城市衛生設施差、醫療衛生資源嚴重不足、群眾防病意識薄弱等。
劉超表示,目前西非疫區醫療救治人員主要來自國際組織和其他支援國家,疫區3個國家醫務人員不足問題非常突出。以塞拉利昂為例,該國注冊醫生不足100人,注冊護士約2000人。同時,治療和隔離床位數嚴重不足。塞拉利昂目前只有600多張治療床位,而實際可能需要2000張。此外,該國密切接觸追蹤和社會流動人員不足。
劉超指出,埃博拉病毒不可怕,仍屬可防可控。該病毒對化學消毒劑和射線消毒敏感,消毒措施易于實施;病人在發病時才具有強傳染性,比較容易識別和防備;另外,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有空氣傳播。
但他同時說,埃博拉潛伏期最長可達21天,這是防止輸入性病例的最大難點,頻繁的國際交流極易造成埃博拉跨境傳播。
他認為,在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方面,中國應該加強與美國、俄羅斯以及非洲疫區國家的合作研究,要盡快在國內建立生物安全防護四級實驗室,公開進行埃博拉等烈性傳染病的預防、治療和控制技術研究,加強相關技術和物資的戰略儲備。(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埃博拉 疫情處置 傳染病 經驗 援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