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農村老年人自殺多因缺乏親情 住養老院只為“取暖”
托老所,在這里“樂活”
在如東,住不了敬老院又住不起老年公寓的老人,還有另外一個去處——社會熱心人士辦的托老所。這些托老所,入住條件不高,隨時可來,隨時可走,類似于“托兒所”。
大豫鎮丁家店村的姜步英托老所,是如東目前最大的托老所,收養了46名老人,最大的已經95歲。“看到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家里的老人給錢也沒人愿意照應,就想辦家托老所。”58歲的姜步英皮膚黑黝黝的,典型的農村婦女。前兩年她與丈夫季文進投資80萬元,在自己住宅周圍蓋起了多間平房,先后布置了80余張養老床位。這里的收費只有老年公寓的一半,最低每月800元,全護理的每月也只有1800元。
辦了托老所后,夫妻倆就再也沒消停過,還從外面招了6個人。每天晚上,夫妻倆都堅持查房,半夜里有個風吹草動,就拿著大電筒到處照。為節省開支,季文進白天還打理兩畝多地,種植各類果蔬。他飼養的幾十只雞鴨,和承包的一個魚塘,也為托老所節省了不少費用。
姜步英托老所接收三類老人:生活能自理或半自理的、不能自理的、精神障礙患者。“只要不是傳染病或癌癥,我都收,因為這些老人實在無處可去。”姜步英說。
在托老所的餐廳兼活動室里,二三十位老人或坐在一起打牌,或看報紙看電視,或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牌桌周圍人氣最旺,桌上散放著一些硬幣。“小來來”的游戲,讓老人們從中找到了點小刺激,所以玩得很起勁,圍觀者也很專注。
記者現場可以感受到,這里老人的心態,明顯好過敬老院甚至養老公寓里的老人。見記者采訪,他們還很友善地微笑搭訕。盡管語言不通,但能感受到他們過得安逸,活得滿足。
題外話:托老所能否“轉正”
并非商人,本是農民。姜步英和愛人季文進對這些老人特別有感情,掙錢,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維持運轉。“我和丈夫每月也就1800元工資,打零工也比這個多,還少操心。”但看到墻上掛著的19面錦旗,姜步英心里總是暖暖的,那是她和丈夫的“收益”,再多的錢也買不來。
談起剛剛離世的季元英,季文進忍不住落淚。非親非故的季元英住托老所快兩年了,一直認季文進為干兒子。“她總是叫我寶貝,我也叫她姥娘,只為她心里有個依靠。”季文進說,老人一直心衰,在托老所靠救心丸搶救了4次,最后一次,實在搶救不過來了,才讓她的大孫子接回家,不到10天就去世了。
開張兩年以來,已有10多名老人相繼離世,不斷耗費著夫妻倆的心血和感情,他們看上去明顯比實際年齡大得多。但讓姜步英和丈夫更難過的,是至今無法申請執照,連個合法的身份也沒有。“沒有執照,心里就沒底,不知道希望在哪里,不知道兒女將來能不能接手。”姜步英對此非常糾結。
正因為沒有合法身份,托老所緊缺桌椅、活動器械等,卻無法接受社會的捐贈。“如東合并了不少學校,很多學校的桌椅即使堆在倉庫里爛掉,也不能捐贈給我們,因為無法履行捐贈手續,送給我們,就是資產的流失。”
記者發現,姜步英托老所里的桌椅,全是“雜牌軍”,都是各農戶家里廢棄的八仙桌、條凳,而搭建的簡易房也根本無法通過消防審核。另有3名精神病老人,只能被鐵鎖鎖在屋里,讓他們“活著”是夫妻倆的心愿。不過,記者暗暗擔心,一旦發生意外,真不知夫妻倆如何承擔這個責任。
敬老院太壓抑,老年公寓有點貴,介于兩者之間的托老所,似乎更適合農村老人。不知相關部門能不能給它一個合法的身份?同時對其加強管理,使其規范化運作,為老人們提供一個溫暖安全的家?(記者 朱旭東)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農村老年人自殺 缺乏親情 養老院 托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