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想起當年那些事
———看《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有感
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喚起我對當年的許多回憶。一個偉人在特定歷史節點力挽狂瀾,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那些被歷史改變命運的人,從未放棄改變命運的努力,在曙光到來的時候,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所以我們說,恢復高考是搭載我們這一代人走向新的生活的列車。
恢復高考、知青返城、為“四五”運動平反,這一系列重大舉措使我們這個久病不愈的國家重新被激活了。盡管,還有許多事情正待破解、需要努力、期待轉變,但未來的方向已經顯露出來,生活也向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沒有人可以否認,這時的中國,萬象更新,如“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有一派“少年中國”的氣象。觀劇時,我們仿佛回到了自己年輕的時代,那種慷慨激昂、奮發向上的精神,既讓人回味,也令人深思。
觀劇之后引起我更多遐想的,還有圍繞“真理標準”的討論所發生的沖突、激辯,以及一系列前因后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數月,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署名“特約評論員”的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宛如在當時中國這一潭貌似平靜的水面上投下了一塊巨石,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巨浪。作者胡福明后來曾表示,他的這篇文章就是針對“兩個凡是”而作的。在他看來,如果不破除“兩個凡是”的迷信,中國很難擺脫“文革”的陰影。這在劇中都有非常生動的表現。
誠然,在當時“兩個凡是”是很多人心里的魔障,越過它去思考和判斷現實中的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成為了改革開放進程中最大的阻力。關于“真理標準”的討論在全國范圍內的展開,為開啟改革開放的航程,做了必要的思想輿論準備,“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些經典思想的重提,為改革開放提供了意識形態的合法性與操作性。
今日之中國,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奇跡,不容置疑。但也要看到,近30余年來所發生的任何進步,既是經濟社會的進步,也是思想觀念的進步。電視劇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也表現在這里。中國的改革開放走到今天,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我們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下很多新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可能會涉及到更深層次的問題。顯而易見的是,單向度的經濟體制改革已經走到盡頭,如果不以新的改革思路和發展模式取而代之,很難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這里,具有小平同志像那樣的博大胸襟和遠見卓識,具有革除積弊的膽略和勇氣是必要的。而作為有社會良知的知識分子,也應該以“為萬世開太平”的擔當精神,順應時代潮流,為中國未來和前途提供理性的思考。
(作者系《北京日報》高級編輯、著名學者、文藝評論家)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