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回望:京杭大運河 保護刻不容緩
本文原載2006年5月25日《人民政協報》一版,記者孫煒。為全國政協京杭大運河保護和申遺考察報道之十三。
為期3天的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研討會24日在杭州閉幕。與會人士呼吁,大運河是我國古代的偉大工程和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保護大運河刻不容緩。 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奎元出席會議。
由陳奎元率領的全國政協大運河保護與申遺考察團5月12日從北京啟程,先后對運河沿岸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6省市進行實地考察,行程2500多公里。參加考察的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通過走訪、座談等多種形式,對大運河的現狀和沿線文物分布情況進行調研,取得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認為,保護大運河和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是一件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大事。大運河不僅是規模龐大的航運工程體系,同時又是珍貴豐富的文化遺產廊道,至今仍發揮著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
隨著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加重,大運河的傳統功能正在逐步衰弱,真實性和完整性正在遭到破壞,亟須制定大運河的整體保護規劃和相關法規。
來自運河沿線18個城市的負責人在研討會上認為,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在兩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大運河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古代文化長廊”、“古代科技庫”、“名勝博物館”、“民俗陳列室”,其歷史遺存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絕好實物資料。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大運河的保護、利用和發展,像保護母親河一樣保護大運河。
與會人士表示,大運河的保護和申遺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對其研究工作還遠遠不夠。我們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對大運河的科學研究,繼續做好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的基礎性工作,以此次考察活動為契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營造出全社會共同關注、保護運河的良好氛圍,推動大運河保護與申遺工作再上新臺階。
會議通過了《京杭大運河保護和申遺杭州宣言》。全國政協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考察團全體成員;文化部、建設 部、交通部、國家環保總局、水利部、國家文物局、中國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負責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黨政領導和政協主席及運河沿岸城市(區)的主要負責人、
有關專家學者等參加這次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研討盛會。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劉楓、程世峨分別主持了研討會。
(原載2006年5月25日《人民政協報》一版)
編輯:付裕
關鍵詞:大運河 保護 京杭 申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