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阿里上市時機被雅虎京東倒逼 假貨問題或成定時炸彈
假貨問題成定時炸彈?
“假冒偽劣商品或是阿里上市前后的定時炸彈”,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馬云曾在公開場合無奈地表示,淘寶不是假貨的制造者,而是假貨的最大受害者。
盡管阿里在計劃上市的近兩年時間內一直在努力打假,但假貨泛濫的問題并不能輕易被解決。就在今年4月底,《華爾街日報》還報道,跟蹤假冒產品公司NetNames的產品經理Haydn Simpson稱,NetNames從奢侈品牌到服裝生產商在內的眾多客戶估計,淘寶上號稱是其產品的商品中,有20%至80%為假貨。
而阿里自己公布的數據顯示,僅2012年一年,阿里就處理了侵權商品信息9400余萬條,對各種有違規行為會員處罰九十多萬人次。不過,阿里可以對平臺上的假冒現象進行“查處,堵截和引導”,卻似乎無法根除它。
馬云坦陳,假冒偽劣已經成為影響網上交易平臺健康發展的毒瘤,“為了打假,要多少錢給多少錢,上不封頂”。
5月15日的《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阿里宣布每年將支出超過1610萬美元來打擊旗下網店中的假貨,并簡化打假流程。2012年,阿里的打假措施終于促使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淘寶網從其“惡名市場”名單中移除。不過,有商業機構不斷施壓該辦公室,稱淘寶清除疑似假冒商品的措施仍不夠,對售假行為缺乏實質性的威懾作用。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阿里赴美上市,或將面臨集體訴訟風險。作為最發達和成熟的資本市場,美國上市公司要接受更嚴格的法律環境,甚至可以說,針對上市公司的訴訟,在美國已經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鏈,背后捆綁著做空機構、律所、股民的多方利益。集體訴訟的風險其實對于很多企業來說,都是存在的。而淘寶上百萬賣家,假貨很多,很容易被人揪著打。
分析稱,2013年10月的瑞士奢侈品企業歷峰集團狀告巴基斯坦的電商Tradekey.com一案中,Tradekey.com因售假被判敗訴,如果阿里赴美上市成功,該案可能將為受損品牌在未來狀告淘寶提供有跡可循的判罰案例。對淘寶來說,這無疑不是個好消息。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阿里方面多次整治淘寶等平臺的假貨問題,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阿里選擇在美國上市,雙方對于信息披露的標準和溝通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一條假貨信息都隨時可能引爆美國媒體的傳播甚至投資人的質疑。對阿里而言,天貓平臺的推出或許是解決辦法之一,但目前主營業務依然在淘寶C2C領域。因此,加強平臺管理,并在美國樹立較為正面的形象,將是阿里上市前后的重要任務。
VIE架構引資本市場擔憂
目前,資本市場對于阿里的估值差異很大,最低有800億美元,最高達2600億美元。
而影響阿里估值的,除了具體業績和想象空間之外,還有VIE架構(可變利益實體)、合伙人制度以及錯綜復雜的關聯交易等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十分敏感的話題。
公開資料顯示,可變利益實體,也稱為協議控制,是指被投資企業擁有實際或潛在的經濟利益,但該企業本身對此經濟利益并無完全的控制權,而實際或潛在控制該經濟利益的主要受益人需要將此VIE做并表處理。
有業內人士稱,對外資限制的TMT(數字新媒體)產業,在VIE架構下順利實現私募股權融資及上市做大。過去十余年間,中國最優秀的互聯網公司正是通過VIE得以敲開海外資本市場的大門。
不過,國內并未出臺有關VIE架構的具體法律規定,VIE在我國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帶,政府有關部門對此態度也不明確,保留、約束和取締的聲音并存。而近年在國家層面出臺的相關通知使得VIE架構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強。
回望2011年的“支付寶事件”,當時的馬云在股東反對、董事會未通過的情況下,利用VIE架構單方面把支付寶從阿里剝離出去,轉至個人控股的一家中國內資公司,一度讓馬云深陷“契約精神”的輿論漩渦,阿里亦經歷了嚴重的信譽打擊,同時也引發了美國資本市場對于VIE的擔憂。
“支付寶事件已經給美國投資者造成心理陰影。”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部助理分析師錢海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利用VIE這種特殊的結構來規避政府監管,同時轉移資產將是投資者極大的顧慮,特別是阿里已有了關于VIE的“案底”。
編輯:羅韋
關鍵詞:阿里 上市 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