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政協協商
全國政協視察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 讓1+1>2成為現實
讓1+1>2成為現實
———全國政協“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扎實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特邀常委視察團視察綜述
五月的申城,繁花似錦,處處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7日至10日,以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慶黎為團長的全國政協“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扎實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特邀常委視察團來到這里進行視察調研。4天時間里,視察團通過聽取匯報、現場調研、與企業負責人交流,內部討論等形式,邊看邊聽邊研討,了解上海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做法,總結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經驗,提煉可資借鑒的意見建議,形成了對視察主題的多側面思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大戰略任務,指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全國政協長期以來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今年將召開一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言獻策,本次視察就是為這個會議作準備的一次重要履職活動。
上海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現代化建設的前沿和國資國企的“重鎮”,國資體量大,國企比重高,在全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特別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有形的、無形的資產很多。4天行程下來,視察團成員感到:“不虛此行,收獲很大。來上海來對了。”
問題導向是此次視察調研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怎樣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如何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視察團帶著要把問題“了解清、研究深,分析透”的目的來到上海,走入企業。
上海的經驗:謀劃早思路新措施實辦法活
“2013年,上海以占全國地方國有資產總額的十分之一,創造了八分之一的營業收入,貢獻了五分之一的利潤。”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上海在全國率先出臺國資國企改革20條,通過把中央大政方針和上海實際情況、把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相結合,為新一輪改革提出了創新性思維。”
7日下午,上海市情況介紹會上,周波副市長的介紹引起了委員們的興趣,通過問答交流的方式,此次視察委員們關心的核心問題漸漸清晰:
“在功能性和服務型的國有企業里面,改革當中混合所有制怎么來實行,怎樣來確保雙方的利益,一方面是國有資產的利益,一個是民間資本的利益怎么保障,怎么樣設計一個好的管理指標?”這是林毅夫常委的關注點。
“國資委組建的時候,確定國企監管原則是管人管事管資產。現在說管資本為主,是認識的深化。上海的國資監管提出多管國資,少管企業,不管經營體制很有示范意義。”這是李毅中常委的感受。
“上海市已經實行混合制企業當中,非公企業占控股地位的有沒有?在非公企業占到了控股地位的情況下,人怎么管,事權怎么管,企業的責任目標怎么管?”對這些問題,石軍委員很想知道答案。
“我在很多的國資企業當中做過董事,我就發現在公司治理過程中的一個問題,有法律不執行,然后每次做事情就創造一個新概念。法人代表負責制的公司治理結構,應該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把現有的機制搞好。”段祺華委員不僅提出疑問,還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在發展混合所有制過程中,如何摸索一套和黨政機關領導干部管理體制不同的企業的用人機制?”楊凱生委員說。
接下來的行程變成了尋找答案之旅:承擔著上海90%以上燃氣和30%以上電力保障供應的申能集團,是一家功能類國企,公司下屬的申能股份是全國第一家能源類上市公司。目前整個集團的資本證券化率在60%左右,他們認為上市公司是混合所有制目前比較好的形式,擬通過下一步整個上市公司的進一步強化,做到70%左右。同時他們正對公共服務類業務在確保安全供應、服務提升、成本規制前提下,引進戰略投資者,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造。這個思路得到了楊凱生委員的贊同。他認為,簡單搞股權轉讓對公共服務類的企業搞混合所有制是比較困難的,上市是比較好的一條路。
作為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上海市國資委通過上汽集團總公司持有股份77.3%,其他是公眾持有。王新奎常委認為上汽集團在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方面很有典型意義,上汽走了三步,第一步和外資合作,第二步不屬于混合經濟,但是跨行政區域的混合,股權混合,也是很有特點的,從揚州,到煙臺,一直到南京,還有柳州。第三步上汽走到國外了,也是混合所有制,上汽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這個都值得總結。
通過實地視察調研和座談交流,視察團團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慶黎對上海國資國企的改革經驗做了概括:謀劃早、思路新、措施實、辦法活。謀劃早,就是注重前瞻研究、政策儲備。思路新,就是注重用先進理念和世界眼光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措施實,就是注重問題導向,使改革有的放矢,改在要害處,落到關節點。辦法活,就是注重運用靈活管用的辦法,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同時,較強的法治觀念、規則意識和企業家精神,也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取得成績的重要因素。
委員的思考:深化認識探索形式完善制度
帶著問題找原因,認真思考提意見。視察團一行在上海扎實嚴謹高效的工作作風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座談會每每因問答氣氛熱烈而“超時”,去企業視察調研中午不休息直接開座談會,團組內部討論會議從晚上7點40分一直開到夜里11點鐘,沒有人覺得疲憊。正是這種認真并較真的工作態度,使視察團提出的意見建議思索味道很濃。
當前,全國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對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都非常關注,但也存在著對中央精神學習不夠深、理解不夠全、把握不夠準等問題。有的國企認為自己發展得很好,沒必要搞混合所有制;有的擔心被扣上“國資流失”的帽子。有的民企認為,發展混合所有制是新一輪“公私合營”,自己參與進去沒有話語權,搞不好會被吃掉。視察團提出,這些認識,有的是因為片面吸取過去教訓而造成的,有的是對中央精神理解不到位導致的。為此要進一步深化對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思想認識。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不在微觀層面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國企和民企就難以融合發展,也就難以實現雙贏,更難以在國際市場上與跨國公司展開有效競爭。同時,應當認識到,只要程序規范、依法操作、措施得當,發展混合所有制無論對國企還是民企都有好處。
推動國資國企改革,要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充分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是企業適應市場化、全球化新形勢的必然要求。視察團建議在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過程中,應著眼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努力解決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包括人權、事權、重大問題決策權和企業目標設定等等。視察團提出,混合是把國有企業的經濟規模、技術實力、管理規范等優勢,與非公有制企業機制靈活、激勵到位、創新力強等優勢有機結合,實現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混合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過股權多元化,倒逼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從而完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企業 混合 視察 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