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農民住得散 污水怎么管
集中分散處理結合
多源籌集建設資金
城鄉構建一套污水處理管網、進一個處理廠現實嗎?
“相比城市而言,農村居住相對分散,鋪設統一管網不現實,存在污水收集難、管網投資高、占地面積大和施工不便等突出問題。”吳煥香說,“膠州采取了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收集處理污水。”
“在鄉鎮和街道駐地,村子比較集中、人口也多,還有工業園,比較適合建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污水。”吳煥香說,而對于比較偏僻的村子則采用分散式污水處理,就地實現污水處理,并且投資和維護費用都不大。
那么,如何建這些污水處理設施呢?膠州首先盤活存量。
以膠東街道崇杰污水處理廠為例,該廠是當時建設紡織工業園時修建,平時處理工業污水,經過升級改造和鋪設管道將附近村莊產生的生活污水接入進來。“如果新建污水處理廠,要投資幾千萬元。”膠州市環保局張海清說。
目前,膠州各鎮街已經有5座污水處理廠在運行,總處理規模為每日12.32萬噸,覆蓋范圍為105平方公里,可輻射121個村莊。
增量建設也要跟得上。目前,在鎮街還有3座正在建設的污水處理廠。
對于偏遠的村子,則通過建設村級污水處理站來進行污水處理。大孟慈村污水處理站設計方負責人滕日起介紹,處理站建設大約花費50萬元。由于村子規模各異,建設費用也不盡相同。
根據相關規劃,2014年,膠州市將實現鎮辦工業園污水處理全覆蓋,確保全市60%的村莊建成污水處理設施,有污水處理設施的村莊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0%。到2016年底,實現811個村莊污水處理全覆蓋。
建設資金從何而來?吳煥香介紹,籌資渠道比較多樣化,一部分來自國家、省及青島市的相關補助和獎勵資金;部分來自水環境治理相關企業。
“政府是環保投入的主體,膠州市財政要保證重點項目工程的實施”。吳煥香說,2013年膠州市財政收入達到56.6億元,2014年膠州將投資7.02 億元用于農村水環境治理。其中包括,中央財政資金2170萬元。還有濕地修復,中央有部分資金約600萬元,目前正在爭取。
此外,還要通過市場手段吸引、調動一些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到水環境治理。
膠州市建設局總工程師楊建華介紹,膠州建設的污水處理廠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政府投資運營。另一種是“建設—運行—移交”(BOT)模式,比如崇杰污水處 理廠,當地政府與企業簽訂協議,由企業投資建設,政府給予企業一定年限的污水處理經營權限,有20年的、有25年的。鎮街駐地工業園內的企業接入污水管網 的,需要向污水處理企業繳納一定的費用,處理生活污水則由政府補貼,期滿之后移交給當地政府。
崇杰污水處理廠辦公室主任莊瑜介紹,該廠由青島崇杰環保污水處理公司投資,政府采取補貼形式購買生活污水處理服務,在生活污水達不到設計處理能力的情況下,按照保底5000立方米/天的規模給予補貼。這樣算來,企業每月基本上可有100萬元左右的收入。
鄉村水站效果不錯
期待后續管理提升
在崇杰污水處理廠,記者看到灰黑色的污水夾雜著固體漂浮物經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經過粗格柵、細格柵、旋流沉砂池等預處理后,去除固體垃圾進入污水處理程序。在經歷了水解酸化池、含有微生物的生化池等環節后,再經過沉淀處理,最終流出和自來水一樣清澈的水流來。
莊瑜介紹,處理后的水質已經達到國家最高標準一級A標準,可以直排河里,也可以直接用于莊稼灌溉和工業使用。
“以前家里養牛養豬到處臭烘烘,現在整個村子里都鋪上了暗管,所有生活污水都匯集到村污水處理站了,這就是咱農村污水的‘凈化器’。”大孟慈村村民周茂棟說。
記者看到,周茂棟家里所有的生活廢水和糞便都通過下水道排到了家門口的化糞池,而在化糞池旁邊有一根支管,廢水經過沉淀分層,上層的污水支管流入主管道 后,進入村子后面的污水處理站。據介紹,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能力是每天100噸,污水處理后雖然不能喝,但是灌溉農田沒問題。
如今沒有了污水的大孟慈村,干凈了,但是老百姓還有新期待。“這污水處理挺不錯,就是看著處理后的水白白流掉挺可惜。”周茂棟說,能否建一個塘壩將水蓄起來,應對每年的旱災。
“污水處理廠有專業工人看護、維修各項設備,而農村污水處理站卻沒有,出了問題只能臨時找設計方的人來修。”仇方正說,現在找了村里一個60多歲的老人來看護村里的污水處理站和管道,但是不專業,也只是出了問題及時打報告。“后續的管理與維護得跟上。”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污水處理 污水 處理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