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發改委官員:京津冀一體化須防再造“特大城市”
公共服務資源應逐步互通互聯
新京報:有學者認為,在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各大中央機構和教育機構應該逐步遷出北京。
李鐵:這是存量和增量的問題。所謂存量,指的是現在已經在京的各類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和教育機構等。增量是指要新建的各類機構。在這方面我想應該尊重一個事實,就是北京未來人口的增長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因為北京已經集中了大量的優質資源。當前的政策只是要放緩人口增長的速度,為基礎設施的改善提供時間和空間。因此,政策的重點應該是解決增量的問題。就是新增的人口、產業、企事業單位不能再落戶到北京,外來人口的增長速度也根據產業政策,優質資源的再配置政策適度放緩,這是要通過行政和市場雙向調節的。
新京報:具體來說呢?
李鐵:例如,政府要限制工業企業和央企、總部,新的教育、醫療資源的進入,要限制各類單位新增編制和機構向北京遷徙,但是可以選擇北京市周邊的中小城市和津冀的中小城市落戶。
新京報:如何讓增量遷出的積極性更大一些?
李鐵:首先這需要遷入地在交通、公共服務方面能達到和北京相似的水平。另一方面,增量機構的待遇問題、戶籍問題,需要和北京是相同或者類似,這樣遷出人員才會有更大的積極性。
新京報:在執行層面,應該如何操作?
李鐵:總的思路應該是打破三省市現有封閉的公共服務體系和資源體系,讓三省市逐步實現互通互聯,轉移人口可以享受到和北京同樣的公共服務水平和資源。
一體化要強調京津對河北輻射
新京報:與長三角一體化和珠三角一體化相比,京津冀和它們的異同點有哪些?
李鐵:長三角在發展初期主要通過上海的工業輻射,國有企業的帶動,江浙在經濟戰略層面上的開放推動了當地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珠三角發展是通過香港的外貿、服務業的帶動,形成強大的訂單產業。現在反觀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發展,它們的共同點是互補性很強。而京津冀之間的互補性不明顯。
新京報: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鐵:北京的服務業輻射主要是在城市內,對周邊城市的帶動較小。天津的工業輻射也主要是對下轄區域的輻射,對河北的帶動不大。北京是政治中心,天津是港口城市,在優勢上河北無法與這兩座城市比擬,這也是發展相對落后的原因之一。所以,在京津冀一體化中,一定要強調京津對河北的輻射功能,這個非常重要。
新京報:有人講由于京津無論在政治地位,還是經濟地位,都比河北強勢很多,所以以往雖然也講一體化,但是效果并不明顯。
李鐵:這就是以往行政區域思維的弊端。北京、天津都希望把最好的資源放在本市,不希望外流,但是這又會導致城市管理出現問題。所以一體化要打破“一畝三分地”的行政思維。國家有關部門作為總的協調部門,要讓三省市間交通等基礎設施貫通,公共服務實現流通,這才能實現一體化的目標。
新京報:如果要設計一個時間表,京津冀一體化何時能形成一個雛形?
李鐵:時間上不好講。我想現在可以考慮10年內京津冀一體化會形成一個好的有效的機制。剩下的時間留給市場,讓市場去合理配置,通過市場化,各個城市都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一體化 京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