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014全國兩會>“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
梁小虹:“火箭人”精益求精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記者:幾年來,我們已經將80余顆衛星、神舟系列飛船、天宮一號等飛行器送入太空,雖然不斷進行一系列技術的改進和完善,但就發射而言是不是有些駕輕就熟的輕松感?
梁小虹:其實對于火箭來講,不管發射多少次,任何時候都會有失敗的風險,依然有我們尚未認識的隱患。這個隱患如果在重要或者關鍵地方出現就會對火箭有災難性或者成敗性的影響。對于我們火箭人來講,雖然沒有如臨深淵的現實,但是在每一個隊員的腦海里,一直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意識。
今年距載人航天工程開展已經21年,距神舟五號運送楊利偉上天已經10年,有一些固有產品當中積累的問題開始逐漸暴露,這是火箭剛開始研制時沒有遇到的。就像一個新杯子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沒有問題,但是積累一段時間,它就會暴露出一些問題。這些積累性的問題將會對我們未來的工作產生一定影響,需要高度關注。
所以這就要求我們的工作要倍加謹慎、倍加小心,時刻謹記“成熟不等于可靠,可靠不等于萬無一失。”可以說永葆成功是我們永遠的挑戰。
記者:目前,我國航天服務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對于運載火箭而言,面對越來越大的需求,在產業化發展方面有何進展?
梁小虹:從前我們生產火箭是單發投產,現在是組批生產;從前一年僅可發射2—3發火箭,現在一年整個航天科技集團可以發射近20發。相對于過去,我們現在已經有了產業化的概念。
但是應該指出,目前我們距離滿足未來中國航天發展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提升能力、加強管理、提高效率,使我們每發火箭的研制、生產、發射時間變得更短,以滿足國內外發射市場的需要。
目前我們在研制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但我們抱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態度在向前不斷推進。
——2020年火箭發展與發達國家并駕齊驅
記者: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要實現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的首飛,目前新型火箭的研制情況如何?
梁小虹:新一代運載火箭相對于以往的火箭,在技術上具有巨大的跨越。無論在運載能力,推進劑選擇還是發射方式、發射地點以及生產能力上都對我們是較大的挑戰。
目前我們在研制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應該說,面對這些挑戰,出現一些困難和挫折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我們抱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態度在向前不斷推進。面對有些工作和系統出現問題對火箭研制周期造成的影響,我們正在努力把時間搶回來,爭取按計劃實現首飛。
記者:對于中國航天未來的發展請您做一個預測和判斷,什么時候我們可以步入航天強國的行列?
梁小虹:中國夢和民族復興的提出,對于我們航天夢的實現是一個促進。我國目前正處在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階段,預計到2020年,可以達到或部分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航天技術水平。
對于運載火箭來說,火箭發展能力是中國航天的基礎能力,將決定衛星、飛船以及空間和平利用的可能性,它為未來中國航天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基礎。預計到2020年,我們火箭的運載能力、發射次數、發射功率、載荷系數,火箭推力比等指標均可和發達國家并駕齊驅,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中國航天發展如此迅速,就是因為擁有一支充滿朝氣而又具有豐富工程經驗的年輕研發隊伍。
——二次創業的主力軍是年輕人
記者:在衛星發射中心,我們看到很多技術人員都非常的年輕。有人評論,中國航天發展如此迅速,就是因為擁有一支充滿朝氣而又具有豐富工程經驗的年輕研發隊伍。您如何看待和評價這支隊伍?
梁小虹:我們火箭隊伍以中青年為主,平均年齡為30多歲;載人航天的隊伍也很年輕,平均年齡大概40歲。這支隊伍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已經完成了數量上的新老交替,接著面臨著技術上的新老交替,然后是作風、文化上的新老交替。而后幾個新老交替要比前面數量上的新老交替更難。
從目前情況來看,后面幾個新老交替也已經完成。這些年輕人繼承了老一代航天人的傳統,不僅把他們技術上的傳統繼承下來,同時把老一代人對國家、對事業、對技術的熱愛、鉆研、負責的態度繼承下來??梢哉f沒有這種態度,今天的成功無法保證。
我們對年輕人是這樣判斷和定位的:2007年是我院建院50周年。從2007年到2020年,我們把這段時間定位為“二次創業、市場化轉型”階段。而這個階段的主力軍是年輕人。
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情,這代人的任務就是完成市場化轉型,這是他們面對的歷史機遇和歷史責任。
編輯:羅韋
關鍵詞:火箭 發射 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