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參考 參考
站在復興大業更高起點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關于經濟工作的重要論述
善于把握大勢,運用底線思維,著力質量效益,保持調控定力,深化改革開放……習近平同志關于經濟工作的這些重要論述,只要堅持不懈地貫徹下去,將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順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的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牢牢抓好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協調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提高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內容豐富,思想深刻,直接體現在五大方面。
善于把握大勢,
搶抓機遇,順勢而為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善于把握大勢,緊跟時代潮流,是我們做好包括經濟工作在內的一切工作的基礎。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在論述經濟工作時也多次提到“大勢”這個詞。
比如,他講:“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乃大勢所趨”;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等等。
他強調,領導工作必須“善于觀大勢、謀大事”,“事物都是不斷發展、相互聯系的,只有眼界非常寬闊,正確認識和積極順應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黨和國家面臨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動權,跟上時代前進步伐,推動事業順利發展。”
那么,當前我們面臨什么樣的世界大勢和中國大勢呢?從國際方面來說,求和平、謀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促合作、圖共贏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愿望;從國內情況來看,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國家面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人民群眾還有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和新向往,在新的起點上繼續奮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加快推進現代化是我們的歷史新使命。
綜合國際國內情況,習近平明確概括指出:我們“要善于把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國際大勢,善于把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內大勢”,我們要“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時代前進潮流中把握主動、贏得發展”。
具體到經濟方面來說,觀察國際經濟大勢,必須聯系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習近平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具有長期性,國際市場爭奪更趨激烈,必須順勢而為、轉變思路,大力推進改革創新,贏得在經濟發展上的主動和國際競爭中的主動。
從國內經濟大勢來說,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經濟形勢做出了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重要判斷:
所謂增長速度換擋期,就是我國經濟已處于從高速換擋到中高速的發展時期;所謂結構調整陣痛期,就是說結構調整刻不容緩,不調就不能實現進一步的發展;所謂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初期,我們實施了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現在這些政策還處于消化期。
“三期疊加”的重要判斷,為我們制定正確的經濟政策提供了依據。
在對國際國內經濟大勢的判斷中,我們對戰略機遇期的認識也不斷深化。習近平明確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基本判斷沒有變;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了要搶抓“新機遇”的重要思想。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正在發生變化。
在國際環境方面,在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的形勢下,習近平指出,我們面臨的機遇,不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加快投資的傳統機遇,而是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我們必須深刻理解、緊緊抓住、切實用好這樣的新機遇,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努力在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中謀求更大的國家利益。
從國內環境來說,習近平指出,現在,我們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我國發展仍然具備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主要表現為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面長期趨好,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社會生產力基礎雄厚,科技創新能力增強,人力資源豐富,生產要素綜合優勢明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這就是我們當前面臨的國際國內新機遇。
只要我們自覺順應國際國內經濟大勢,把握住我國經濟處于“三期疊加”階段的特征,緊緊抓住我國發展面臨的新機遇,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及時采取有力戰略舉措,就一定能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上新臺階,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的戰略目標。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習近平 經濟 發展 強調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