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政聲·政情>推薦推薦

衛生部原副部長談器官移植:每年只能做一萬臺手術

2015年03月09日 10:45 | 作者:何瑞琪 廖靖文等| 來源:廣州日報
分享到: 

  原標題:衛生部原副部長談器官移植:每年只能做一萬臺手術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教授在兩會期間介紹,今年截至3月4日,公民身后器官已有381例捐獻。

  他說,建立一個純潔陽光、充滿人道主義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體系,推動器官移植合法透明,是深藏他內心的中國夢。

  談器官移植:每年只能做一萬臺手術

  網上流傳一組數據,中國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每年大概有150萬人,但只有約1萬人能夠做手術。

  黃潔夫聽此數據,嚴肅地對本報記者說:“廣州日報一定要幫我向讀者解釋,供需比例根本不是1:150,現在移植醫院等待移植比例是1:2。”黃潔夫說,150萬這個數字,其實是這樣構成的:100萬病人需要腎透析,50萬肝功能、心功能、肺功能衰竭,但其中有很多病是器官移植手術適應不了的,比如晚期肝癌、免疫性腎病等。排除這些部分后,真正有移植指征的只有30萬人,而這30萬人中又有很多人因為經濟原因被擋在了門外。

  目前擁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有169家。“每年的醫療服務能力只能做1萬臺器官移植手術。”他強調,最新的數據顯示,全國目前約有2.2萬人在等待器官移植。從今年的數據來看,截至3月4日,已有公民身后器官381例捐獻,其中大器官937個。“今年我們可以完成1萬~1.2萬器官移植手術,所以供需比例是1:2。”

  即便是1:2的供需比例,仍然是巨大不足。黃潔夫認為,現在要做的,是建立陽光透明的捐獻體系,使人民大眾都能享受移植醫療服務。“希望像發達國家一樣,器官移植可以納入醫保中,讓所有需移植救治的病人都能真正獲得救治。”

  談醫療改革:讓基層醫生感到職業幸福感

  聚焦在黃潔夫身上的焦點,除了器官移植,便是從未平息爭論的醫改。

  黃潔夫坦承,過去醫改往往政策主導,忽視市場的調節力量,問題層出不窮,摁下葫蘆浮起瓢。“過去總是集中在錢和物,很少集中在人身上。其實人是最關鍵的。”醫改未來會把醫院的“單位人”變成“社會人”,鼓勵多點執業,使醫療人才可以成為自由流動的市場資源。

  他指出,醫改應該強基層,現在醫療資源大醫院壟斷不利于改革,難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我們應該多關注基層醫生,在社區能感到職業的幸福感。”

  他以全科醫師的培養舉例:“國家沒有相應的政策扶持全科醫師,現有政策都是有利于專科醫生的。專業醫生沒有辦法了才去做全科醫師,全科醫生好像是次等人才。其實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正是這些全科醫師。”

  黃潔夫說,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政府財政補貼等措施并不能破除“以藥養醫”的頑疾。

  在黃潔夫看來,國家其實對醫療衛生投入不少,從2005年的8000多億到如今的3.1萬億,“你不能老說政府不給錢,如果體制不變,醫改很難走出困境。”他十分推崇我國臺灣地區的醫改路徑。1995年開始,臺灣地方政府以發展社會保險來替代政府出資辦公立醫院,目前差不多70%都是民營醫院。“臺灣地區的經驗對我們很有借鑒,多點執業、社會辦醫是公立醫院改革關鍵。政府對這些公益性事業不能大包大攬。”(記者何瑞琪、廖靖文、王鶴、劉幸、劉藝明)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衛生部 器官移植 醫療改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