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解讀
解讀:不動產條例今公布 大戶型二手房將繼續增加
圖解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發布明年3月起施行
十類不動產納入登記
國、省、市、縣應確定登記機構不動產信息,至少9部門共享
今天上午,國務院發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下稱《條例》),將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
經濟學者、央視特約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表示,不動產登記條例終于出臺,這將意味著“中國究竟有多少房子”這個問題可能會搞清楚,也將意味著房產稅等問題的征收也有了基本依據。同時,有太多房子的官員將不得不想辦法處理自己的房產,除非官員的房產的多少被界定為國家秘密。
著名房地產財經評論員謝逸楓認為,不動產登記的目的不是針對房價而出臺的宏觀政策,而主要是為不動產確權與完善物權法,與房價調控沒關系。即使《條例》正式落地,但內容仍無實質性的突破,效果短期難顯現。
縣以上政府確定登記機構
《條例》規定,全國不動產登記工作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監督。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確定一個部門為本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負責不動產登記工作,并接受上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
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直轄市、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確定本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統一辦理所屬各區的不動產登記。
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由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分別辦理。不能分別辦理的,由所跨縣級行政區域的不動產登記機構協商辦理;協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不動產登記主管部門指定辦理。
國務院確定的重點國有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國務院批準項目用海、用島,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等不動產登記,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規定。
◎解讀:社會觀念或阻礙推進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目前不動產登記推進面臨兩大阻力,首先涉及個人私有財產或者隱私,人們不愿意配合,這與國人“有財不外露”的觀念有關,同時也擔憂個人財產信息泄露。
另外一個阻力是人為因素,一些地方或部門屬于擁有多套住房的群體,進行不動產統一登記、住房信息聯網,無異于打破既得利益,所以大多不愿主動配合聯網工作。
條例的落地,標志著政策的加速推進。對于市場影響來說,雖然樓市已經有一年時間消化,但是對于部分高端住宅來說,這一政策依然是利空。
信息納入統一平臺實時共享
《條例》規定,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的信息應當納入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確保國家、省、市、縣四級登記信息的實時共享。
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與住房城鄉建設、農業、林業、海洋等部門審批信息、交易信息等應當實時互通共享。不動產登記機構能夠通過實時互通共享取得的信息,不得要求不動產登記申請人重復提交。
國土資源、公安、民政、財政、稅務、工商、金融、審計、統計等9部門應當加強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互通共享。
◎解讀:大戶型二手房將繼續增加
張大偉分析認為,首先,市場對不動產登記是否能夠如期落地一直存在疑惑,目前來看,政府相關部門在加快推進這一政策落地。一、二線城市都出現了大戶型、二手房上市增加的現象。預計隨著不動產登記的加速,大戶型、二手房供應將繼續增加。
特別是在最近各地都出現放松調控政策預期的時間點時發出這一信號,將影響市場走勢。
未提“以人查房”權利人可依法查詢
《條例》規定,集體土地所有權,房屋等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森林、林木所有權,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和法律規定需要登記的其他不動產權利等十類不動產,均為登記適用對象。
《條例》全文沒有提到有關“以人查房”字句。所謂“以人查房”是指用姓名查詢的方式獲得他人的房產信息。
《條例》第26條規定,不動產登記機構、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對不動產登記信息保密;涉及國家秘密的不動產登記信息,應當依法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
第27條規定,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依法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提供。
《條例》還規定,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單位、個人應當向不動產登記機構說明查詢目的,不得將查詢獲得的不動產登記資料用于其他目的;未經權利人同意,不得泄露查詢獲得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解讀:“以人查房”短期內不能實現
此前外界將“以人查房”作為不動產登記的主要看點,認為一旦執行,官員瞞報登記資產信息等情況將被剎車。但現在看來,“以人查房”短期內并不能實現。
另外,《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前所長賈康此前指出,未來完善房地產稅應立足于“公平土地稅負,強化保有環節”,對投機性購買住房實行高度超額累進稅率。
偽造不動產權證可追究刑責
根據《條例》,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錯誤給他人造成損害,或者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不動產登記機構工作人員進行虛假登記,損毀、偽造不動產登記簿,擅自修改登記事項,或者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行為的,依法給予處分;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規定,偽造、變造不動產權屬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或者買賣、使用偽造、變造的不動產權屬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的,由不動產登記機構或者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收繳;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解讀:對普通市民影響較小
張大偉表示,《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本身并非調控。但這標志著,中國經濟包括中國房地產進入存量調整階段。對于普通市民來說,不動產登記條例可能意味著公民擁有房屋情況的“全透明”。
未來借助不動產登記條例,政府的稅基將逐漸從交易環節過渡到持有環節,財產稅的二次分配將更加明顯。
不動產條例落地后,房產作為過去十年財產主要藏匿形式的選擇將出現變化。
不僅灰色部分資金進入房產的可能性降低,過去灰色資金購買的房產也將可能轉變投資形式。正常投資房產的活動也將可能因降低對未來稅費提高的預期(房產稅、遺產稅)而減少房產的持有量。
張大偉還表示,《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短期看雖然明確了不得隨意查詢,但這一條例的標志性意義依然非常大。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不動產條例公布 大戶型 二手房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以人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