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政聲·政情>觀察觀察

透視貧困縣建設之難:撥款太少被迫摻水造假

2014年08月13日 10:26 | 作者:王圣志 蘇曉洲 李斌| 來源:半月談
分享到: 

109160980

 

  “不借不得了,借了更不得了。”對民生和基礎設施等項目既愛又怕,這是半月談記者近日在安徽、湖南、廣西等貧困地區采訪了解到的基層普遍心態。貧困地區發展亟須上級資金,但很多項目不同程度地需地方財政配套,不少貧困地區因此負債累累,拆東墻補西墻,甚至弄虛作假,政府出現信用危機,危害甚大。

  配套資金缺口大 過年如過“鬼門關”

  “大別山區的一些村干部,春節期間,都要出去躲幾天債,有時都不敢在家過年,甚至出現過工程隊與村組織因討債發生激烈沖突現象。”安徽省太湖縣農村公路管理局局長斯國為說,村級負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層財政無力配套項目所致。

  斯國為介紹,以“村村通”工程為例,十一五期間,太湖共建設“村村通”工程1188公里,當時省財政出資12.5萬元/公里(后追加至18萬元/公里),但山區道路造價成本高,實際造價為山區35萬~40萬元/公里,丘陵地區25萬~30萬元/公里,資金缺口達1.5億元,這些都需要村里自行解決。太湖共174個行政村,平均每個村負債100萬元,邊遠山區的最高負債達300萬元。“這些村集體資產收入有限,掛賬負債何時能化解,沒人心里有底。”斯國為說。

  事實上,負債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工程隊墊資以及其他社會籌資。太湖縣交通運輸局有關人士介紹,目前太湖列入的國道、省道修建和改造項目資金缺口達9億元,這些負債將由縣政府承擔,交通系統內已負債8000萬元,“如果照此配套下去,3年~5年內交通系統將嚴重資不抵債,基本可以宣布破產”。

  “建設一口當家塘,上級財政只撥付5000元,而真正將工程做下來,需三四十萬元,資金缺口太大。”太湖縣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去年太湖縣級財政僅民生工程項目配套資金就達9675萬元,扶貧專項資金需配套960萬元,這兩項是‘紅線’,一點都不能含糊,必須足額配套到位。”太湖縣財政局黨組成員占禮生介紹說,一般項目下達時就要求縣級財政配套20%的資金,太湖縣去年按上級要求配套相關項目資金達1.24億元,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生產發展、科技推廣、社會發展支出等配套支出,對于一個一般預算收入僅有3.24億元的貧困縣來說,著實不堪重負。

  一些基層干部介紹說,迫于無奈,政府性投資工程在與施工方簽訂項目合同時就暗地約定,只結賬60%,其余待其他項目資金到位后,再設法拆東墻補西墻。

  “明明應該搞建設,如今卻是怕建設。”湖南省西部山區一個貧困縣住建局負責人說,縣城道路等公共項目建設,只能靠拖欠工程款。該局到去年年底,欠款達1.42億元,其中既有材料款,也有農民工工資,最長的一筆,欠了七八年。

  每年臨近春節,上班就像過鬼門關,到市里、省里去接上訪的債主,是家常便飯。“一年中前三個季度是建設局,到了年底就成了信訪局。”該負責人說,每年籌點錢,給各個欠款項目和債權人多少支付一點,主要是為了息事寧人,把這個“欠款建設”的游戲繼續下去。

  對項目愛怕交加 被迫摻水造假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基層干部普遍對上級的民生和基礎設施等項目既愛又怕,最主要原因是“配不起”。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當地發展經濟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改善路網交通。湘西州發改委副主任秦建平等人介紹,目前除了高速公路以外所有公路建設都需要地方配套。

  以國道為例,每公里造價達1000萬元,需要自治州配套550萬元,而湘西州的財政人均支出只有5880元,相當于全省水平的85%,全國水平的57%。湘西州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資源稀缺,土地財政難以成形,國有企業、國有資本更是實力薄弱,各種因素疊加以致融資能力非常孱弱。在此情況下,由于配套不上,全州境內國省道改造目前只完成總量的26%,群眾意見很大,地方也無可奈何。

  “以前是拼命到上面去爭取項目,現在有的項目反而成了燙手山芋。”太湖縣農委副主任周華勝說,一些項目立項時資金缺口就很大,甚至也有為了能夠擠進項目盤子,編制預算時就進行了“瘦身”,再加上配套資金供應不足,項目的牽頭部門只能到處“化緣”,“到年底考核驗收時,只好摻水分,造假糊弄過關。”

  廣西柳江縣財政每年可用財力只有9億元。“農村公路上級給30萬元一公里,而實際投入要80萬元一公里,財力嚴重不足。”柳江縣發改局局長吳永造說,柳江目前還有50多個行政村沒有修通水泥路。

  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岳西縣副縣長方志國苦惱地說,貧困地區能爭取到項目,就意味著能夠加快發展,但由于縣里財力有限,很多項目都不敢去要,主要是縣里配套資金難落實。“可你不去要吧,就喪失發展的機會。”

  太湖縣民生辦主任洪運來介紹說,近年來財政配套均有向下加壓的趨勢。比如農村危橋渡口改造項目,剛開始省、縣出資比例為“七三開”,現在則成了“五五開”,像水利、美好鄉村建設等工程類項目配套比例都在向下加壓。

  安徽金寨縣副縣長汪承平介紹說,一些原本能夠早日投產發揮效益的公益性投資項目,由于縣財政無力完成配套資金而不能及時竣工交付使用,既減弱了貧困地區投身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也影響了中央支持貧困地區發展政策的應有成效,同時還經常拖欠農民工工資或工程款,工程質量難以保證等,敗壞政府形象,給社會發展留下隱患。

  “老一套”不利扶貧 改革需分類配套

  記者在采訪時,基層干部們期盼中央和省級政府多投入,降低或取消貧困地區對項目資金的配套要求。

  安徽省安慶市委書記虞愛華認為,當前很多基礎設施建設立項前都要求算經濟賬,財政支出的績效評價和投資導向不利于貧困地區發展。他建議,國家應加大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資力度,增強落后地區的發展后勁。

  太湖縣扶貧辦主任陳維新介紹說,《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規定,國家在貧困地區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以下(含縣)以及西部地區連片特困地區配套資金,但上級安排一些項目時依然要求縣級配套。他建議,國家應強化落實扶貧政策落實的監督與審計。

  還有部分貧困地區干部建議,中央財政應根據各地財政情況不同,分等級、按比例,區別對待,降低貧困地區及農業、生態等功能區配套標準或減免配套資金。配套方式要由資金配套為主向以工資、實物、后續工程及后期維護費等轉變,上級財政也應取消貧困地區民生工程縣級配套,并采取措施化解貧困地區政府歷史債務。(記者 王圣志 蘇曉洲 李斌)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貧困縣建設 政府信任危機 地方財政配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