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天下
“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里”
原標題:“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里”
3月30日上午,記者隨老舍紀念館的全體工作人員和老舍長女舒濟等親屬一起,來到八寶山東區的老舍胡絜青夫婦合葬墓園舉行追思和悼念儀式。在這里,大家一起鞠躬致敬,一起深深地緬懷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
老舍子女舒濟等人在老舍雕像前祭奠。郭紅松繪
今年是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誕辰116周年、逝世49周年,也是這座由其家人設計的頗具藝術氣息的老舍夫婦合葬墓園建成10周年。
老舍夫婦的陵墓坐落在郁郁蒼蒼的松柏之間,底座是墨綠色的花崗巖,周圍是一圈圈象征漣漪的水紋圖案,由漢白玉砌成的兩面墻形成90度角,像一本打開的書,昭示這里是一位寫下800萬字小說、戲劇、散文和曲藝等多種形式文學藝術作品的作家之墓。正面的主墻上刻有老舍和胡絜青的簽名以及他們的生卒年月。主墻的漢白玉碑以老舍最愛養植、胡絜青最擅繪畫的菊花做成淺色浮雕底,上面鐫刻著老舍的墓志銘:“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里。”墓碑背后,刻有“子女舒濟舒乙舒雨舒立王端于濱武一鐵民敬立”的字樣。
祭奠活動后,記者在跟老舍先生的長女、年逾80歲的老舍紀念館名譽館長舒濟大姐的交談中得知:這個紀念墓園自從2005年8月24日建成以后,不但經常有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國的作家、藝術家前來祭奠老舍和胡絜青先生,還有很多普通讀者在清明節前后這段時間來此祭奠,擺放一些花籃、花圈,經常的留名是“熱愛老舍的讀者”。有的“粉絲”還做一些大的挽聯掛在墓地后面的松柏樹上。記者看見墓園周圍有很多精心扎成的花束、花籃,不仔細看,以為是紀念館或者家人提前布置安放的。
面對這些不知姓名的老舍文學愛好者的花束,舒濟說,父親對生活、對人民的摯愛,對濟南、北京等大城市中貧苦、普通小人物命運的關注和悲憫情懷,以及他的文字的通俗易懂,使他的文學作品廣為流傳,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好評。他的《駱駝祥子》《茶館》等小說戲劇和《養花》《貓》等散文成為中小學的必修和選修課文。他描寫20世紀20年代老北京生活的《茶館》,在國內演出場次多得無法統計,到講英語和德語的七八個國家演出時,反響強烈,那里的觀眾竟也能看得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是目前應該大力提倡的。教了一輩子物理的舒濟老師,談起文學絲毫不輸專業人士。
中央文史館館員、老舍之子舒乙正在國外訪問,他通過越洋電話告訴記者,2005年經過各方努力,終于可以在八寶山設計建造老舍和胡絜青的墓園。由于早年留學蘇聯的經歷,舒乙受到新圣母公墓等藝術墓園的啟發,在設計這座墓園時融入多種藝術元素,墓園在老舍忌日落成,以其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而廣受好評。1938年,老舍為加入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寫了一篇《入會誓詞》,他說:“我是文藝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幾年來日日夜夜操勞在書桌上與小凳之間,筆是槍,把鮮血灑在紙上??梢宰园恋牡胤剑皇俏业那诳?;小卒心中沒有大將的韜略,可是小卒該做的一切,我確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現在如是,希望將來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贈給我一塊短碑,刻上: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里。”舒乙說,四位子女一致認為這句話最能代表父親的精神氣質,于是選擇這句話做了墓志銘。十年前,父親的夙愿終于得償,讓熱愛他的讀者有了一方可以為其憑吊的藝術墓園。
舒乙一生都在努力學習父親的勤奮刻苦,每天動筆。他中年半道改行,為籌備和建設中國文學館貢獻了很多智慧,還出版了300多萬字的文學文藝作品。“在1966年父親去世的夜晚,我單獨陪伴了他一晚,摸了他的臉,拉了他的手,把淚灑在他滿是傷痕的身上,把一點熱氣當作愛回報給他。”舒乙說,能有機會設計出這樣一座凸顯老舍人生追求和精神風貌的墓園,寄托著對一位偉大作家和藝術家的無限愛戴,飽含的是對父親和作家老舍的無限熱愛和追思之情。“我很悲傷,也很幸運。”舒乙說。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老舍 文藝界盡責的小卒 睡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