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天下
大西北旱塬上的水故事
新華社蘭州1月4日電題:大西北旱塬上的水故事
新華社記者聶建江、張欽、張玉潔
甘肅省中東部干旱地區,曾經“一碗水貴過一碗油”,旱塬水故事令人心酸。如今,一批大型調水工程穿山跨溝引水上山,一座座自來水廠建在山溝里保障群眾飲水安全,一些干旱大縣用地膜“捂”水種地,成為產糧大縣。
從旱逼人走到水隨人流
一泓清水爬上隴中黃土高坡,在植被稀疏的旱塬上靜靜流淌,一路遇到扭秧歌、放鞭炮、步行十里迎“貴客”的旱塬百姓。水到村口,有老人撲通跪地迎接“水龍王”。
這是一個多月前,甘肅最大調水工程引洮工程一期試通水時,記者看到的一幕幕場景。從旱逼人走,到水隨人走,甘肅興水治旱步伐更堅實。
定西市安定區有名的養雞大戶陳云花,就曾被大旱逼得“走西口”。
在她的家鄉魯家溝鎮太平村,村民“水權”意識特強,家家集雨水窖全部上鎖。村前小河流淌的苦咸水,雞喝了都會拉肚子。這些,她都能忍受,可是莊稼連年因旱歉收、絕收。1998年,陳云花另謀生路,西出新疆到養雞場打工。
后來,她回家自辦雞場,心想著養了雞就不靠天吃飯。可是,家中2000多只雞,一天就要喝100公斤水,新挖3口集雨水窖都不夠用。而到20多里地外拉水喂雞,1噸水成本高達30元。
2009年,定西市安定區中部城鄉集中供水工程竣工。自來水入戶后,陳云花的養雞規模翻番,目前養雞7000多只。去年底,引洮工程一期通水,調水量將達每年2.37億立方米,陳云花再次看到增收致富的希望。
一項統計顯示,甘肅近10年間在興建引洮工程等大型調水工程的同時,還建成5330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通過引水上山、水隨人走,旱塬之渴得到緩解。
從渴不擇水到水廠下鄉
在斷崖上插一根管子,把滲出的水滴導入桶里,這是天水市武山縣坪道小學師生多年來的唯一水源。校長汪杜喜說,上課前放好桶子,下課后桶里才有半桶水。而據有關部門檢測,這一帶的水大腸桿菌都超標。
不過,汪杜喜說,隨著曾是城里人“專利”的自來水廠“下鄉”,師生用水不僅遠比以前充足,也更為干凈、衛生。
2013年,坪道小學附近,一座現代化的自來水廠拔地而起,為包括學校師生在內的10萬多人提供充足的水源。水廠按照與城鎮水廠一樣的標準,對入廠水進行絮凝、沉淀、加氯等處理。縣里的農村自來水檢測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對出廠水進行體檢。
坪道小學是一個縮影。多年來,甘肅旱塬許多農村群眾有泉水喝泉水,有雨水喝雨水,飲水不安全。而近10年來,農村集中供水工程配套建成一批自來水廠,幾乎所有縣區都建成農村水質檢測中心。全省14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初步解決。
從靠天吃飯到“捂”水種地
隴中地區苦甲天下,苦在十年九旱。旱到什么程度?民諺稱,“春種一粒麥,秋收一棵草。”50多年前,為了引水再造米糧川,甘肅第一次引洮工程喊出“把水引上董志塬,坐著輪船回家園”的口號,最終以失敗告終,教訓慘痛。
大旱之年,為了保春耕,旱塬百姓就連“花盆里種麥”的辦法都想到了。14年前,定西市通渭縣遭遇一場罕見的春旱,土壤干透,根本無法下種。農技人員想出營養缽里種麥的辦法:把報紙卷成花盆狀,盆中培土、種麥,然后像城里人澆花一樣澆水。全縣單位捐出所有報紙,干部職工齊動員幫做營養缽,定西市準備召開現場會推廣這一做法。天可憐見,現場會召開的前一晚上,一場傾盆大雨澆透土地,這個計劃才沒實施。
不過,如今的通渭縣,已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有干部說,這是用地膜“捂”出來的。
記者在通渭縣農村看到,一級級梯田上鋪滿如雪一般的白色地膜。當地農技人員說,當地秋季雨水最充分,起壟覆膜可有效避免蒸發,當土壤濕度在20%時,每畝地相當于蓄水300立方米。這種旱作農業技術,學名稱全膜雙壟溝播。
通渭縣李店村村民王鵬家里種糧不虧本,就是從學會全膜雙壟溝播技術開始的。2008年,他家5畝麥子秋后打糧還不到500斤,扣掉種子、化肥錢和秋收請麥客割麥的300元錢,大田種麥嚴重賠本。這年秋天,王鵬不等農技人員動員,主動用起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第二年,家里10畝覆膜玉米,畝產近1000斤,賣了2萬多元。
統計顯示,2014年甘肅省有1500多萬畝的耕地采用了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受益人口達600多萬人。通過“捂”出土中水的辦法,通渭縣、會寧縣、環縣等甘肅的干旱大縣、吃救濟糧大縣,一躍成為全省排名前五的產糧大縣。(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甘肅 旱塬 干旱 調水工程 飲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