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沸點
三體旋風 那些年,中國銀幕上的科幻 哪些成現實
原標題:早期科幻片成真:可隨意控制雨量 激光武器成現實
近日隨著中國作家劉慈欣憑借其科幻長篇小說《三體》成功斬獲雨果獎,科幻風又吹向中國大銀幕。
近年內雖《星際穿越》《阿凡達》《變形金剛2》等歐美科幻大片在中國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卻鮮見國內本土科幻作品的身影。事實上早在上世紀20年代,中國電影人就開始嘗試制作各類科幻影片了,但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之路卻并不平坦。
上海灘穿越60年后出現打字機、電腦
相較發展迅猛的西方電影科技,中國電影起步較晚,直至1905年才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的首部電影。隨后在1928年時第一部中國科幻類電影《莊子夢蝶》誕生。在備受明清文學作品影響的民國時期,電影導演們以莊生夢蝶的故事為藍本,加以改變潤色,最終創作出了《莊子夢蝶》這一極具開創性的作品。
時至1939年,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開放、西方文化的傳入,由張善琨創辦的新華影業公司作為上海灘首屈一指的私人電影公司組織拍攝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首部科幻電影《六十年后上海灘》。整部影片由曾指導過《紅羊豪俠傳》的著名導演楊小仲執導拍攝,當時最炙手可熱的兩大笑星韓蘭根、殷秀芹出演。
影片講述了某大公司職員韓某、劉某在除夕之夜尋歡舞場卻不幸被妻子發現,灰頭土臉回家后枯坐無聊,遂酣然入夢,卻在夢中穿越時光,在60年后上海灘經歷了一場曲折離奇的故事。影片中的上海灘擁有無數的先進科技,如打字機、電腦等均成現實。可見科幻并非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在一定基礎上進行大膽的顛覆和創新。
其后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外太空的小太陽》等科幻電影也被逐一搬上銀幕。當時著名的表演藝術家陳強還參與飾演了科學家一角。
可以隨心所欲控制雨量
新中國成立后,北京電影廠組織金山、鄧止怡等優秀電影人將田漢同名話劇《十三陵水庫暢想曲》改編成了電影并搬上了大銀幕。這是新中國第一部科幻片,整部作品講述了十三陵一帶連年的水災導致民生艱苦,從而在黨的領導下組織修建十三陵水庫的故事。修建過程中,人民群眾們經過了160個晝夜的艱苦勞動,克服了狂風暴雨等一系列惡劣的自然條件,最終將盼望已久的水庫修成。
這部電影拍攝于1958年大躍進時期,自然帶著鮮明的時代特色。且不說前面古代部分服裝道具的考究是現在很多影視作品達不到的,這后半部的科幻內容就更驚艷了,能結各種水果的果樹、筆記本電腦、個人垂直起降航空器、星際載人航天、核能普遍應用、便攜視頻通訊、月球火星旅行……能在當時想到這些不簡單??梢哉f當時的電影工作者結合科技知識作出了非常美妙的科學暢想。在電影中,未來世界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自然,甚至連哪里降雨都能控制,這在現在來說依然是十分大膽前沿的想象,“你是氣象控制臺嗎,我是陳沛元哪。玫瑰湖有一個小宴會,請你把玫瑰湖一帶的雨量控制一下好嗎?謝謝。”如今的三峽大壩工程就是曾經的“十三陵”的現實版演繹??梢?,科幻電影向人們展現的不僅是美好的想象,更是未來的生活畫卷。
激光武器成現實
提及中國的本土科幻電影,不得不提《珊瑚島上的死光》這部由童恩正創作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而來的電影。1980年時,上海電影制片廠再次大膽創新,以極具科幻色彩的“保衛和掠奪高效激光科技成果”為中心事件,拍攝制作了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故事片。該片記述了科學家陳天虹發明了高效原子電池后被卷入了國際經濟爭霸的漩渦中,愛國心切的他卻決心將科研成果帶回國內造福國民,誰料乘坐的飛機卻不幸被閃電擊落,墜入了太平洋上的荒島。而常年旅居荒島的華裔科學家馬太博士卻拯救了陳天虹的性命,并且聯手制造出了激光武器,打敗了國際商業霸權。電影上映后,片中那些具有神秘色彩和奇異景象的海底工廠、海底長廊、水下電梯等給觀眾帶來了無限的視覺沖擊,而新型實驗室、威力強大的空間放電、激光大炮則激發了當時中國觀眾的愛國主義遐想。自此充滿高科技色彩的科幻類影片也成了觀眾們的新寵。
而那些曾經存在于影片中的高科技產品也在30年后的今天逐一實現。當下,激光打印、激光照排等激光技術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而高效原子電池也成功地將原子核放射能轉化為電能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至于激光武器也在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下成為了中國國防產品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目前,激光武器以其目標射擊的超高精確度被廣泛用于防御性導彈中,也果真如電影中所講述的那樣,保衛了中國的國家利益免受世界霸權侵犯。
機器人也有自己的意識
隨著《珊瑚島上的死光》熱映以及科幻片風潮的席卷,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無數類似的科幻影片被搬上了大銀幕。
改編自八十年代早期科幻小說《王府怪影》的影片《潛影》記錄了一個古代王公貴族的宅邸竟然擁有“自然錄影”功能的怪事。每當雷雨交加時,宅邸的墻壁上便會上映古代侍女們的生活圖景,一位年輕的科學家成功地探明了其中的原因,并發明了儀器,試圖在雷雨天中再次啟動整個裝置,但最終未能如愿。
影片中的科學家未能成功,但此類先進的投影放映科技卻在現代生活中被廣泛運用。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日常娛樂中,投影儀放映機都已屢見不鮮。
除此以外,1986年珠江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科幻電影《異想天開》則引領了當代航天事業的發展。整部影片最初定位為荒誕片,并采用了慣常的夢境來展現科幻片中對未來的想象,但本片中原本為制造搞笑氣氛而出現的機器人以及“大陸宇航計劃”卻反客為主,成了本片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地方。
目前,隨著中國航天事業以及機械化事業的發展,影片中的各類機器人也成為現實,服務于人們的生活,而探訪宇宙也早已不是夢想。中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也讓昔日電影中的航天場景成真。
相較《異想天開》中單純為場面效果而運用機器人,1987年西安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科幻電影《錯位》則以現實生活為背景講述了個體意識逐漸覺醒的機器人的故事。
但其總體未能打破傳統框架,也注定了影片中機器人的悲劇性。
有著特異功能的霹靂貝貝
如果說之前的科幻電影都是針對成人觀眾群體的,那么《霹靂貝貝》的出現則代表了中國兒童科幻片的開端。該片由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攝制制作,曾獲第三屆兒童電影“童牛獎”,是中國國產科幻片中最具知名度的影片之一。
整部影片從貝貝的降生開始,講述了這個一直戴著紅手套的特異男孩兒的故事。
影片中的貝貝始終帶靜電,所以因此引發了一系列在常人看來怪異的事情。但片尾原本帶靜電的貝貝卻被人們變得不帶電了,揭示了個人異化導致與整個社會不和諧的同時也桎梏了思想的發展。
當年貝貝的扮演者張京竟是導演在故事大王比賽中選出的孩子。雖然談不上帥氣,但濃眉大眼的小張京卻給人一副十足的精靈形象。
除了有趣的選角色過程外,拍攝過程中由于學校戲份較多,涉及很多學生鏡頭,所以每一次的拍攝都要提前一天進行排演,熟悉流程。回憶曾經困難的拍攝過程,導演甚至還打趣說,現如今估計是沒有人再花一天的時間來排演了吧。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可謂是國產科幻電影的鼎盛時期。除此以外,1989年西安電影制片廠還拍攝制作了中國第一部恐怖科幻電影《兇宅美人頭》,雖改編自蘇聯科幻作家的名著,卻加入了中國化情景。
1990年兒童電影制片廠又一鼓作氣推出了《大氣層消失》等科幻電影。隨后《化身博士》等影片都登上了大銀幕。
在中國國產電影經歷了十多年的空窗期后,隨著《三體》等科幻作品的問世,國產科幻電影又將迎來另一個春天。
文/葛凱迪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三體 中國科幻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