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眾說
沒有真相 哪來共識
一個“ended”,卻變成了“墜毀”,17天來,類似的烏龍已非一次。
如果不是來自國際衛星的信息,人們至今不知道這架客機遠遠地偏離了正常航線,不知道它曾試圖返航,不知道它在失聯后還飛行了數個小時,不知道在駕駛艙內還發生了那么多無法解釋的事……對于這些信息,“馬航”要么否認,要么沉默,從“失聯”到“墜毀”,始終沒有為什么。
不否認,搞明白“為什么”很難,也許需要更多的證據,更長的時間??杉热幌嚓P信息尚在曖昧中,究竟憑什么得出“墜毀”的結論?將“可能性”乃至“極可能”直接與“就是”畫等號,是否太過草率?
不能不懷疑:公眾得到的是被過濾后的信息,而讓“馬航”做出結論的關鍵證據,仍在保險箱中。這就人為造成了認知上的偏差:一方感到莫名其妙,另一方卻覺得理所當然。
導致偏差的根本,在于不同人對“真實”有不同的解讀。
“真實”從來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是準確,第二層是全面。電燈很亮,這固然是真實的,但如果把它放在太陽上,那么它不僅不夠亮,反而比“黑子”還要暗弱。可見,真實一旦脫離了全面,就會走向謬誤,不是變成“正確的廢話”,就是淪為“精致的謊言”。
很多人覺得,我發布的信息都是正確的,沒有任何錯誤,為什么你們就是不信?為什么非要懷疑?可他們卻不反思,在這種脫離背景、罔顧環境的片面“真實”基礎上,就算勉強達成共識,也必然是脆弱的。
誠然,用片面真實可以推脫責任,在短時期內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可問題是,在現代社會,靠瞞與騙怎能長久?又如何取得人們的諒解?
現實是,在片面真實之外,人們需要知道更多信息,需要知道事件發生的背景、內幕、過程、責任等。我們想知道,如此大范圍地偏離航線,“馬航”是否知情?在“失聯”后的幾個小時中,“馬航”究竟在做什么?為什么一開始指定的搜索區域與后來偏差這么大?如果連事故原因都搞不清楚,會不會還有下一次……
239個曾經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悄無聲息沒了蹤影,那些突然破碎的家庭,將不得不忍受漫長的悲傷。面對災難,必須有人站出來,承擔起人道的責任。
“馬航”,請公開全部真相。(蔡輝)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信息 真相 共識 真實 馬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