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爭鳴爭鳴

倡導全民閱讀指令之外仍需涵養

2015年03月16日 16:21 | 作者:舒天烈|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全民閱讀,無法靠“指令”推進,也無法靠“市場”來實現。社會管理者能做的,無外乎兩點:一是進行倡導,二是創造條件。

  總理答中外記者問,是每年兩會的“壓軸大戲”。今年,在經濟、政治、外交等“硬問題”后,由人民日報記者提出的一個關于讀書的“軟問題”,讓這一年一度的記者會,給人不一樣的感受。

  有人質疑,代表人民日報這樣一份有著極強政治性的“硬報”提問,不關注中緬邊境局勢這樣的問題,反而請總理談一談“全民閱讀”甚至是“讀書感受”,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這讓人想到胡適1922年寫的一篇文章。這篇名為《這一周》的評論說,“這一周中國的大事,并不是董康(當時的財政總長)的被打,也不是內閣的總辭職、也不是四川的大戰,乃是十七日北京地質調查所的博物館與圖書館的開幕”。其中的價值排序,倒是頗耐人尋味。

  在總理的記者會談到讀書,無疑會讓閱讀一事引來更多關注。而往年,除了偶爾傳出一兩篇不知真假的“中國人為什么不讀書”的文章讓人心頭一震外,就只有4月23日這個“世界讀書日”能集中討論一下讀書的話題了。試想,如果不是記者提問政府工作報告中連續兩年寫入“全民閱讀”的事兒,恐怕這四個字仍然會被淹沒在那些被認為“更有價值”的信息里。

  雖然總理與記者都未明言中國人的閱讀狀況堪憂,但這樣的關注中,本身就隱含著類似的判斷。兩會上,一位建議設立“國家讀書日”的代表,引用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調查數據,“中國國民人均每年紙質圖書閱讀量和購書量均低于5本,遠低于歐美國家,甚至是發展中國家”。而當越來越多人沉迷于不足140個字的微博段子,當越來越多人轉發著或濃或淡似是而非的心靈雞湯,當成功學、厚黑學、養生學的書籍大行其道,也難免讓人擔心,這樣的閱讀狀況,怎么形成我們時代應有的精神氣質?

  有這樣一幅插畫,沒有書籍墊腳者,看到的只是花草藍天的宣傳畫;以少量書籍墊腳者,看到的是宣傳畫之上密布的陰云;而以更多書籍墊腳者,才能看到陰云之上壯闊的陽光。其實,中國傳統中讀書本就是為了“經世致用”;而在消費主義與物質浪潮的沖刷之下,讀書更成為一種奢侈品。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讓書籍成為思想的啟蒙、承載境界的提升,要讓全面閱讀促成國人心靈的壯麗日出,恐怕確實是非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誠然,閱讀是一件相對私人的事。全民閱讀,無法靠“指令”推進,也無法靠“市場”來實現。社會管理者能做的,無外乎兩點:一是進行倡導,恰如在總理記者會上、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相關問題,恰如設立全民讀書日;二是創造條件,如讓出版市場獲得更有品質的繁榮,如讓圖書館成為點亮文化生活的窗口。唯有如此,才能涵養出一個真正的“書香中國”。

  本報特約評論員舒天烈

 

編輯:水靈

關鍵詞:全民閱讀 指令 涵養 讀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