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爭鳴
一種叫“出丑買IPHONE6”的???
9月23日傍晚,央視新聞官微發表題為《不惜出丑買iPhone 6:是病,得治》的評論文章。指出iPhone走俏不僅在于“好用”,因為它凸顯的是身份。“喜歡一款產品,愿意花大價錢購買,沒問題。但如果喜歡到偏執的程度,甚至不惜拿腎來換,則是一種病,得治!”文章教導我們——“得明白‘身之發膚、受之父母’的道理,不能拿腎來換手機。但如果付出的代價不是腎,而是‘文明有序的形象’,有些人就不管不顧了。”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既然有人認為“出丑買iPhone6是病”,咱還真不妨對號入座:是病了,還病的不輕。要不是荷包羞澀,兩萬三萬一臺也早已入手。當然,人家說的“病”不是高價,是“出丑”、是“不管不顧‘文明有序’的形象”。這話聽起來相當正義凜然,不過一部手機,至于搶到連尊嚴都沒了嗎?至于丟人丟到外國友人面前去嗎?習大大剛剛還在馬爾代夫教育我們說“礦泉水瓶子別亂扔”,轉眼怎么就為了一部手機如此不淡定?
我不知道別人想買新蘋果的初衷,反正我覺得僅僅是“好用”。至于身份說,純屬誅心之論。這玩意又不是珍珠項鏈,也不是美圖秀秀,不見得讓人氣質大增。追一種好產品,需要原罪嗎?不妨來看下面這組數據吧:9月22日晚間,蘋果公司宣布iPhone 6和iPhone 6 Plus正式開售后前3天的銷量超過了1000萬部,打破iPhone 5s和iPhone 5c于去年創造的900萬臺(包含首發的大陸市場)的紀錄,創歷史銷售最高紀錄。沒有大陸首發,全世界銷量還破紀錄了,莫非說明全世界消費者都好“身份”這一口?又如果“國際慣例”是喜歡到偏執的,中國消費者為什么要單獨拎出來被罵得狗血噴頭?
“不能拿腎來換手機”,這種夫子之訓,當然中肯,卻失之幽默。這幾年,賣腎案并不鮮見,但追根溯源,有幾個是當真是為了買手機?“不能拿腎來換手機”,就像說“不能拿腎來換新馬泰游”、“不能拿腎來換燕鮑翅”一樣,判斷正確,卻大而無當。拋開轉折連詞“但”上的疑似語病,至于鼓吹“文明有序的形象”,這種驕矜之詞,或許多少有點欲加之罪吧。黃牛為了利潤,失控在所難免,這種商業秩序,與道德文明是兩碼事。一句話,蘋果店應該管的事情,不能指望消費者自覺。再說,我們的春運,一票難求的售票廳,為了回家,“不管不顧‘文明有序的形象’”,見識得還少嗎?因此,不能把世界上所有的秩序,都歸咎于民眾的責任。
搶個蘋果,就像搶個小米一樣,很多時候不在于結果,而是搶購的那種樂趣。如果弄不懂這個道理,就要對消費行為指手畫腳,這市場經濟的一課豈非白學了?在搶購蘋果的熱潮中,真正要思考的,應該是兩個層面:一是怎么第一批首發國家中,總是要缺席中國大陸地區?有關于此,網上網下傳言不斷。審批問題,還是歧視銷售?職能部門有必要給個權威的真相。二是“中國制造”發展這么多年,國產手機也號稱占有了不菲的市場份額,那么,為什么始終在性價比上做文章、而沒有自己的“蘋果”?當93噸的iPhone6從鄭州空運往美國芝加哥,指罵中國果粉腦殘的“精英們”,你們的智慧又到哪里調皮去了?
文章見仁見智,觀點各有千秋。我們自然沒必要跟一則微博斗氣,但心平氣和而言,每年的9月,在“蘋果季”,類似諾獎與奧斯卡的糾結,什么時候才能真正知恥后勇、懂得真正的因果利害而不混淆視聽呢?
編輯:曾珂
關鍵詞:IPHONE6 出丑買IPHON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