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科技創新需激活“人財物”

2015年05月27日 16:39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清除障礙的過程,其實也是發現改革支點的過程,緊緊聚焦改革中的“人財物”等體制瓶頸問題,創新驅動戰略才能落到實處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要實現科技創新,就必須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緊緊扣住制約科技創新的“人財物”等關鍵問題,謀劃新思路,出臺新辦法。

  首先,要通過科技體制改革破除“人”的束縛。廣大科研人員是實施科技創新的主體,但這個主體常常面臨“時間去哪兒了”的尷尬。有媒體調查顯示,某機構科研人員用于科學研究的時間占全部工作時間的平均比例為51%,其余時間主要用來爭取項目資金、參加各類會議、項目中期檢查、項目總結驗收等事務性工作。近年來,我們借鑒國際經驗,在國家層面出臺了很多措施,從早期的科研經費項目制,到高校、研究院所教授、研究員分級,再到各種層面的“人才計劃”,這些措施本意是形成競爭機制,激發創新活力,但在制度設計時并未充分考慮中國傳統和現階段發展特征,導致“手段”變成了“目的”。科技創新是具有特殊性的工作,科研人員必須具有“細聽蟬翼寂,遙感雁來聲”的理論敏感,具有“板凳寧坐十年冷”的執著,這都要求摒棄過分功利化的喧囂,回歸科技創新本身。

  其次,要通過科技體制改革激發“財”的效應。與30年前相比,科技創新面臨的“缺錢”局面已經改變。2013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已達1.2萬億元,其中財政科研經費5000億元。但與資金投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下面的數字:我國有320多萬名研發人員,居世界首位,但科技創新能力僅排第十九位;我國國際科學論文數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本國人發明專利授權量也居于世界第二位,但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造成這種現象固然有多重原因,但是體制上科研經費“九龍治水”導致的多頭管理、效率低下、“撒胡椒面”等不容忽視。如目前自然科學基金、“973”、“863”等各類科技計劃由近40個部門管理,有近百個計劃渠道,其所造成的重復、封閉、信息不對稱,影響資金使用效率,資源碎片化問題突出。應該重新整合科研經費的分配渠道和方式,使科研資金用在刀刃上,成為支持科技創新的堅實基礎。

  再次,要通過科技體制改革改進“物”的管理。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近9萬臺(套),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總量54918臺(套),原值總計780.2億元。如此體量的大型科學實驗設備,利用率卻不足發達國家的15%,另一方面,許多科技人員卻為實驗設備缺乏發愁。儀器設備閑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滿足并存,反映的正是科技資源全盤統籌不利的問題。前不久國家出臺了《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可視為打破閑置浪費的破冰之舉。統籌好科研設備共享,能夠為科技創新創造開放便利的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科學院工作時指出,要堅決掃除影響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的體制障礙。有的時候,清除障礙的過程,其實也是發現改革支點的過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增強科技創新活力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緊緊聚焦改革中的人、財、物等問題,勇闖深水區,敢啃硬骨頭,科技體制改革才會收到實效,創新驅動戰略也才能落到實處。(梁軍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現代科技教研部教授)

 

編輯:水靈

關鍵詞:科技創新 需激活 人財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