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打記者”的原因需深挖
據《新京報》報道,5月18日下午,因有讀者舉報當地村官為兒子大擺慶生宴鋪張浪費、借機斂財,湖北一都市報記者暗訪核實真偽時,遭到當地不明身份的數名男子群毆。6名男子因涉嫌毆打記者,目前已被警方行政拘留。
“打記者”現象,近年來好像屢見不鮮。當然,很多打人者最后都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比如,2010年,郭德綱徒弟李鶴彪因打記者被行政拘留7天;2013年,廣州某學校保安主管打記者被行政拘留6天。但令人好奇的是,每當“打記者”的新聞出現,輿論都會給予高度關注,打人者往往也很難全身而退,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繼”?
好好追問打人者的原因,就非常必要。以這位打記者的村官來說,他們對已經亮出記者證的記者,還是大打出手,真的是把記者誤認為是小偷,還是有別的原因?
記者接到的舉報是他借兒子生日而大擺宴席、鋪張浪費,甚至借機斂財。如果這些被驗證,后果或許比“打記者”嚴重多了。何況在網上對他還有賄選、武力逼選等的舉報,盡管他回應說是“污蔑”,但事實如何,恐怕還需要深入調查。
從以往一些“打記者”案例來看,沖突的原因一般都是打人者不愿意某事被記者發現、曝光,兩害相權取其輕,只要攔下記者的調查行為,就算付出打人的代價也值得。要避免這種情形,一方面是對打人行為嚴肅追責。從報道的情況看,這次被打記者有疑似骨折癥狀,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對傷情作出鑒定,如果構成輕傷的話,則應當按照《刑法》的相關規定,對施暴者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同樣重要的是,不能因為記者被打而遺忘原來的調查目的。現在當地紀委已初步認定,這位村官的慶生宴違反了相關規定,網上針對他的那些舉報是否都是“污蔑”,媒體和相關部門都應繼續跟進調查。當打人者既要為打人付出法律代價,又無法阻斷媒體監督的時候,類似的“打記者”鬧劇才可能減少。(郭敬波)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記者 打記者 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