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策論
消滅“條子生”,不能只靠堵
又到一年招生季。每每這個時候,對“擇校生”“條子生”“占坑班”的討論和詬病便不絕于耳,保證“入學公平”、實現起點和入口的公平,成為民眾的集體呼聲和訴求。
家長如此,校長也苦惱。面對形形色色的關系、各級各類的條子,那些優質校的校長叫苦不迭,避猶不及。關手機、“玩失蹤”,只是老辦法,即便硬撐著,也得做好得罪人的準備。何時能有一個完善的制度設計,不再承受各種“條子”壓力,干干凈凈招生、清清靜靜辦學,是許多校長的心愿。
由于具有獨特的教育生態,北京市的教育政策往往承載著“風向標”的作用,備受矚目。就在上周五,北京市公布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辦法,其中,取消堅持多年的“共建生”、嚴格“就近入學”原則,以及首次正式啟用的小學與中學入學服務系統,都成為議論的焦點。
對照以往的制度設計,我們不難發現,北京市此次公布的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體現出“一盤棋”的整體思路。
在“就近入學”的前提下,取消“共建生”,頗有壯士斷腕、堵住政策疏漏的決心。首次啟用的入學服務系統,更有用“鐵將軍”擋住“人情”的設計考慮。讓所有信息的采集和校驗都在系統內完成,如果信息不實,不僅系統通不過,還可能影響到孩子的終身信譽度。如果不符合就近入學的要求,個人信息將無法進入學校信息系統,最大程度上避免擇校的可能,將“人情”擋在門外。
與政策同時發布的,還有“北京市教育新地圖”。16個區縣,被劃分為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四類,每一類區域既做加法——新建、改擴建學校,又做減法——整合資源,改造薄弱校并入名校一體化管理。僅以東城區為例,在2020年前,全區優質學校就將增加33所,擴大優質學位6450個。
這樣的布局,說明政策在“堵”與“防”之外,還關照到了緩解擇校熱、堵住“條子生”的根本之道,即盡可能多地提供優質資源,撬動公平與均衡問題的解決,從根本上緩解矛盾,進而實現教育從機會均衡向實際均衡邁出實質性步伐。
治理多年的教育頑疾,不能期望畢其功于一役,而是要做大優質資源的蛋糕,整體上布局,一手抓制度,一手抓建設。唯如此,“條子生”才可能真正消失。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條子生 消滅 優質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