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策論
信息公開,要主動更要真心
政府信息公開,又到時間節點。
按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每年3月31日前,各級行政機關應公布本單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正是在這個底線時間上,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區、市)政府,在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它們的2013年年度報告。
無論從報告中發現怎樣的數據、看到怎樣的不足,這種漸成慣例的“公開年檢”,本身就折射出政府信息公開上的進步。而國務院24個部門一年510場新聞發布會,也足以說明這一點。不管是建設陽光政府主動公開,還是網絡時代倒逼公開,都打開了以前神秘的信息暗箱,保證了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助推著民主政治建設的前行。
公開已是共識,但人為的秘而不宣、遮遮掩掩、“打太極”也仍不鮮見。在一次座談會上,一位媒體領導曾用“五多五少”概括當地信息公開中的一些問題:政府新聞辦的發布會多,各職能部門的發布會少;政府網站多,運行良好的少;負責宣傳的處室被動等待多,主動聯系和服務的少;負面事件曝光多,主動回應少;信息公開一般干部顧忌多,領導顧忌少。
“五多五少”確實還在較大范圍存在。以“一般干部顧忌多,領導顧忌少”這點來說,信息公開的確容易形成上級謹慎一寸、下屬保守三尺的局面。越是具體事務的管理者、具體事件的當事人,越是謹小慎微、顧慮重重。這樣的“上下不對稱”可以理解。公開是理念是導向,但一旦到了聚光燈下、麥克風前,每一句話都要擔責任,假如說對了是應該、說錯了則全歸你,那自然會選擇“能不說,就不說;說半句,留半句”了。
細加分析,這“五多五少”背后,都是一個如何看待“公開”的責任心問題,其中折射出一些人“主動非真心”的工作態度。“主動非真心”,這是一位縣委書記的話,是說門好進、臉好看,但事情仍然難辦。公開也一樣。在一些地方,對于公開,態度看似熱情了、行動看似積極了,實質上卻敷衍了事,甚至干脆走形式、走過場。偏偏這樣的“五多五少”還是一種“軟性違規”,說他錯也沒大錯,難以一一規范,更難以具體問責。
當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對于基層單位,抓好具體工作正是活動開展的載體。比如信息公開,“主動非真心”的態度,無疑落入了形式主義的窠臼,更有官僚主義的嫌疑。觸及靈魂的思想教育,需要內化于心、外現于行。更積極、更坦誠、更實在的公開,讓群眾信任你、支持你,不就是新時期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嗎?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一個重要的執政思路就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在信息公開上,同樣要以制度促進責任的強化。近日,山東省政府做出規定,重要職能部門每季度至少舉辦一次新聞發布會,充分利用政務微博等新媒體進行信息發布和互動交流,可說是“制度化公開”的有益嘗試。雖然制度不是萬能的,但制度是一種工作導向,更是一種責任提示,也是進一步做好公開工作的著力點。
作為政治參與的一項基礎工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公開乃是關鍵環節。希望通過公開,讓權力與權利良性互動,真正推動國家治理的現代化。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公開 信息 主動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