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要聞

我家的抗戰:當兵要當新四軍

2015年08月10日 08:51 | 作者:方曉荷|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開欄的話: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14年的抗戰,中華民族每一個成員都承受著家國之痛,都以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方式抵抗著侵略者的奴役。本報從今天開始開設“我家的抗戰”專欄,陸續刊登通過一個個家庭視角,反映中國人民同仇敵愾抵御侵略的故事,以此展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力量和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

 

父親名叫方策(前排左二),江蘇高郵人,新中國成立后任高郵市(縣)文化館長、政協秘書長、督學兼校長等職,2010年2月去世。

  父親名叫方策(前排左二),江蘇高郵人,新中國成立后任高郵市(縣)文化館長、政協秘書長、督學兼校長等職,2010年2月去世。

 

  在我們家的玻璃板下還壓著一張父親的照片:挎著盒子槍,身后站著通信兵。父親喜歡唱歌,有一首的旋律,我從很小的時候起就記得:“屯上的稻子黃又黃,鬼子下鄉來搶糧、來搶糧……”這首歌的名字叫做《當兵要當新四軍》。

  聽父親說,我家當年也是殷實人家,我的曾祖父開藥鋪兼行醫,祖父則是學校的校長。父親小時候是穿長袍的,念過私塾,后來又去念洋學堂。老家里下河是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我們村沿著河流而建,東邊有一望無際的蘆葦蕩,老百姓的生活寧靜、安詳。可是日本鬼子來了之后,家鄉淪為了人間地獄。父親很憤慨:這里是中國的土地,日本軍隊憑什么來殺人、搶東西、燒房子!

  那年,父親17歲,與村子里的其他七個男青年同時參加了新四軍。父親先是當文化教員、在文工團演抗日救亡劇,但是最終,他還是拿槍上了戰場。參軍的第二年,父親加入了共產黨。

  新四軍當時的處境很艱難。并不是人人都有槍,子彈也不夠用。可是華東的日軍有十幾個師團,他們有坦克、飛機、裝備精良。“你在電影上看過日本鬼子的鋼盔,鋼盔不是做樣子的。”父親回憶到,身邊有個戰友,在戰壕里頭往上揚了一下,就中了鬼子的冷槍。那天他老婆正好來部隊看望他,哭得死去活來。父親至今記得他的模樣,也記得他老婆,“是鄉下人,穿件大襟的舊衣裳。”父親常常嘆息,要是當時他戴的不是軍帽而是鋼盔,他就不會死。

  裝備簡陋的新四軍照樣打勝仗。就如《新四軍軍歌》所唱的:“揚子江頭淮河之濱,任我們縱橫的馳騁;深入敵后百戰百勝,洶涌著殺敵的呼聲。”淮陰城、寶應城、興化城、高郵城……一座座被日軍占領的城市,新四軍都拼死奪了回來。父親說,真正的戰斗慘烈得很,哪像電影上那樣,沖鋒號一吹紅旗一舉就勝利了。但是大家不怕死,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繼續往上沖。我們打仗為的是自己的國土自己的家。

  抗戰的日子里,里下河的村莊中流傳著數不清的傳奇故事。父親說:老百姓明里暗里幫著新四軍。我們轉移的時候,老鄉都給我們炕鍋巴、炒焦屑(類似炒面的一種食品),秋天給我們煮芋頭,冬天為我們烀山芋,每個人的干糧袋都被塞得滿滿的。我們臨走時也都給老鄉的水缸里挑滿了水。當然,最好的報答還是打日本。里下河是水網地區,蘆葦蕩是殺敵的最好戰場,水蕩里河港縱橫,鬼子的汽船進來了根本就摸不清路。而我們新四軍的木船搖的靈活自如,老百姓自愿給我們當船老大,中國人哪個不恨鬼子!水路彎彎曲曲,青青蘆葦是屏障,我們悄悄地靠上去,手榴彈一扔,鬼子想逃都逃不了。

  部隊駐扎在湖蕩村的時候,父親認識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從小隨著外婆住在上海,“八·一三”之后避難回到了鄉下,誰知日本鬼子又打了過來。來外婆家說親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大戶人家。可是外婆相中了父親,新四軍抗日保家鄉,是靠得住的隊伍。新四軍的未婚妻,日本人是不會放過的。訂婚之后,母親在家鄉就住不下去了。母親又逃往上海,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后才回來和父親成了親。

  1943年深秋,父親在隊伍打散后遭到日寇的搜捕,躲進蘆葦蕩,在齊腰深的水中泡了幾天幾夜,凍得渾身青紫。水蕩的葦葉上掛著白霜,河道里無聲無息,不見半個人影。父親以為自己已經革命到底了。緊急關頭來了一條船,船頭上站著兄弟部隊的一位領導,他將我父親救上船,還遞過來半碗冷粥。上船后父親發起了高燒,部隊只能將他留在老鄉家里。道路被鬼子封鎖了,村里又沒有藥,是房東大娘日夜守著,她讓父親在嘴里含一片生姜,待姜味淡了再換一片,連續含了幾天幾夜,這才留住了父親的命。

  父親是幸運的,身邊的戰友犧牲了無數,同村一起參軍的八個人只活下來兩個。

  80多歲時,父親還會時常摸索著自己的“抗戰勝利紀念章”,用家鄉話唱:“屯上的稻子黃又黃,鬼子下鄉來搶糧、來搶糧……”

 

編輯:曾珂

關鍵詞:抗戰 我家的抗戰 當兵要當新四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