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畫里有話
看緊你的支付寶,盜刷已成產業鏈
(圖片來源于網絡)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記者涂銘 郭宇靖)收購支付寶信息、偽造身份證、持假證辦理手機卡、盜取支付寶賬戶余額……從近日破獲的案件來看,上述繁瑣的過程竟已形成犯罪產業鏈,而且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補辦手機卡盜刷支付寶,圈子稱此為“洗寶”
手機長時間沒信號?不要以為只是網絡或手機故障,還有可能是面臨賬戶被盜刷的安全風險。
記者從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了解到,日前北京警方破獲了一起涉及支付寶安全的案件,被害人支付寶內65000多元被輕松盜刷。
2013年12月底,單先生在外出差時,突然發現自己的手機沒有了信號,開始他以為是地方信號不好或手機故障,并沒有在意。然而當天回到北京后,單先生發現依然沒有信號,并且測試自己的手機本身并沒有故障。
在詢問營業廳后,工作人員告訴單先生有人給他的號補辦了SIM卡,因此他使用的卡已作廢。這讓單先生一頭霧水,但更讓他大吃一驚的事情也隨之而來。當單先生查詢自己的支付寶賬號和捆綁的銀行卡時發現,其支付寶賬號密碼和淘寶賬號密碼已被修改了,支付寶內65000元及與支付寶捆綁的銀行卡內2000元已被盜刷。
接到報警后,警方迅速展開調查,并在今年1月份將兩名犯罪嫌疑人林某、黃某分別抓獲歸案。據林某交代,盜刷支付寶這種犯罪已不新鮮,甚至在圈子里已有了名詞叫做“洗寶”。
揭開防不勝防的盜刷產業鏈
根據林某的供述,檢察官發現,盜刷別人的支付寶其實并不像網絡傳言那樣只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意“洗寶”,而是需要很繁瑣的一些方法。但當不法分子一旦進了這個圈子,就會認識了很多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因此實際操作起來也并不困難。
盜刷支付寶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購買信息,即不法分子會通過網絡購買大量的支付寶賬號和密碼,這在圈子內被稱為找“料”。然而這些信息中絕大多數賬號和密碼并不是對應的,為了篩選出其中正確的信息,他們會通過專門的軟件進行掃描。
林某稱,他自己買的最高質量的“料”是1萬條中有300條賬號和密碼可以對應上,也就是說正確率大概在3%。
有了這些信息,不法分子就可以登錄相關支付寶賬戶,并用其中的余額在網絡游戲中購買一些虛擬物品,再通過對外出售進行套現。林某說,這就是他們最初“洗寶”的模式,最高一天能收入四五百元,但先買后賣的方式畢竟有局限,因此現在他們用了一種更直接的套現方法。
在掌握了一些正確的支付寶賬號和密碼后,林某就會先登錄到對方賬戶看看其支付寶里面是否有較多的余額。記錄下幾個存有大筆余額的賬號后,林某會通過圈子里朋友的介紹找到“熟人”,這些人可以根據賬號查到該用戶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以及綁定的手機號。
在得到這些信息后,林某又會找到另一些人,根據姓名以及身份證號查詢到更詳細的一些資料,這些資料是辦理假身份證所必需的信息。
林某把信息提供給黃某,由他出面先去辦假身份證。黃某說,所謂的假身份證就是用林某提供的真實信息和自己的頭像合成一張假證。有了這些以假亂真的身份證,黃某就能堂而皇之地去銀行和手機營業廳辦理與支付寶賬戶在同一人名下的銀行卡和SIM卡。
如此一來,被害人的手機卡就自動作廢了,即使黃某轉出支付寶內余額時有短信提醒,也是提醒到了黃某手里的SIM卡上。如此一來,黃某便肆無忌憚地分次將支付寶中余額轉到自己的銀行卡上,再從容地進行套現。
移動金融安全不容忽視
盡管林某和黃某已經被批準逮捕,但是“洗寶”背后仍然疑問重重:支付寶的賬號和密碼是怎么流出去的?相關信息是如何被查到的?假身份證為什么可以騙過銀行和營業廳?
據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檢察官韓帥透露,林某對此的供述是并不知情,他說圈子里的人都是在網上通過QQ認識的,也是通過QQ聯系,彼此并沒有見過面,也不知道真實身份。
不過即使這些疑問存在,林某、黃某的行為涉嫌盜竊罪也證據確鑿,并不影響定案,但本案背后所折射出來的安全問題卻不能回避。
除了支付寶,現在社會上還存在很多支付平臺,便捷、高效是用戶選擇的標準之一,用戶最關心的無疑更是其安全性。
韓帥指出,從運營商角度看,應該通過不斷研發和創新密保手段來提高安全系數,保證用戶資金安全。但是僅靠運營商自身是不夠的,面對不法分子對密保手段的不斷破解的違法行為,政府與公檢法等有關部門應加大監管和打擊力度,為支付平臺的健康發展和用戶的安全使用建立良好的社會環境。
就支付平臺的用戶而言,單先生坦言,自己只給支付寶賬戶設置了最基本的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而對于運營商提供的更復雜但更安全的其他密保手段則沒有采用。
韓帥提醒支付平臺用戶,一是不要怕麻煩,盡量將支付平臺提供的安全措施使用上,提供更多保障;二是如果手機突然沒有信號后不要大意,如果排除手機故障及信號臨時問題,則要盡快到營業廳查詢是否SIM卡被補辦,防患未然。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支付寶 手機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