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大眾收藏品:火熱背后藏陷阱
近年來大眾收藏品市場的火爆,使得很多居心不良的騙子也把“撈一把”的希望瞄上了這個市場,他們利用很多人對收藏市場的一知半解,打著“高價回購藏品”的大旗,坑騙收藏品市場的投資者,投資者應(yīng)引以為戒。
來源:投資與理財 作者:袁元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人加入大眾收藏品的收藏大軍,很多藏家在買進藏品的同時,也有把手中持有的一部分藏品拋售變現(xiàn)的想法。不過,對于很多對收藏品市場一知半解的國人來說,去哪里購買收藏品。又去哪里變現(xiàn)收藏品,里邊的道道可是很深的呦,一不留神就可能步入騙子們?yōu)槟憔臏?zhǔn)備設(shè)計好的圈套,絕對是“坑你沒商量”。下面我們通過幾個發(fā)生在我們身邊也可能就是你身邊的實實在在案例,告訴你,收藏品市場火熱背后的陷阱有多深。
只忽悠不操作的“高價回購藏品”
2011年4月,北京德泉藝藏文化有限責(zé)任公司向社會公開宣傳,以銷售收藏品為名,虛構(gòu)到期加價回購的事實,騙取150余人1200余萬元去該公司購買所謂的收藏品,一位姓孟的老太太告訴記者,大多數(shù)被騙者都是老年人,“我們年輕時小心翼翼,到老了,倒把一輩子的存款都折進去了。”
孟老太說,2011年,她接到德泉藝藏公司的銷售電話,對方自稱做的是國家支持的新興文化產(chǎn)業(yè),“我們把郵票和錢幣抵押給您,您給我們錢,我們來炒作這些郵票和錢幣,三個月回報率就超過10%,半年回報率大約30%至50%。”孟老太說,高額的回報率誘惑了她,她沒和孩子商量,就將20萬元存款全部取出來投了進去。最終,孟老太沒有拿到回報,本金也賠了。現(xiàn)在還不敢把這件事告訴孩子,“我只能自己一個人扛著”。
調(diào)查此案的律師告訴記者,委托他的都是退休老人或者家庭主婦,“他們對外界了解不多,很多人甚至是首次投資,沒想到被騙走了積蓄和養(yǎng)老錢”。而這些人之所以受騙,就是聽信了德泉藝藏公司銷售人員可以高價回購藏品的忽悠,銷售人員四處忽悠對收藏品市場不太了解的人,聲稱德泉藝藏公司銷售的收藏品在半年或一年內(nèi)會有大好行情,讓客戶先購買,到期再加價賣給公司,而當(dāng)這些老人買了這些藏品過了半年要求回購時,卻是回購無門,只能是把德泉藝藏告上法庭,自己辛苦一輩子的積蓄也就這樣打了水漂。2014年9月,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以涉嫌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該公司兩名高管追究刑事責(zé)任。
專業(yè)理財師提示您,“收藏品高價回購”,主要問題不在于“回購”,而是因為有些商家承諾高價回購后卻攜款潛逃。回購只是一種商業(yè)的促銷方式,本身沒有違法,但如果商家沒有履行回購的承諾,那就是一種違約行為。如果商家攜款潛逃,或者完全沒有履約能力,就會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如果這種合同詐騙是大范圍的針對不特定的公眾實施的行為,就有可能構(gòu)成非法集資罪。
郵票化身“理財產(chǎn)品”
買一套郵票,保證一年后收益率能達(dá)到10%?前不久,不少市民接到北京一家收藏品公司打來的推銷電話,對方聲稱正在推廣一套“珍郵”,并在活動期間作出溢價回購的承諾,相當(dāng)于投資了一款年化收益率為10%的理財產(chǎn)品。
據(jù)銷售員介紹,這套“十二生肖”大全套郵票每冊售價約2.5萬元。客戶購買后,既可以自己收藏,也可以與公司簽訂相應(yīng)的回購合同。收藏公司在回購合同上承諾,一年后將溢價10%予以回購,相當(dāng)于一年后顧客可以拿到約2.75萬元。“當(dāng)然,如果那個時候這套郵票漲幅超過10%,你也可以不履行合同。之后公司仍然提供回購服務(wù),但要收手續(xù)費。”銷售員表示,之所以推出這項活動,一來回饋新老客戶,二來也表明公司對這套產(chǎn)品的升值潛力很有信心。
在交流過程中,銷售員一直以“理財產(chǎn)品”來稱呼這套郵票,還時不時拿銀行理財產(chǎn)品來做比較,“目前銀行一年期理財產(chǎn)品收益率很少有超過5%的,投資這套郵票更劃算。”一天以后,這位銷售員又主動打來了電話,很著急地催促,這套郵票限量發(fā)行,目前在浙江的銷售配額只剩下最后五套,如果再不抓緊,就沒有機會了。既然是生肖郵票全套,即便其中一兩枚存世量較少,也不至于到限量的程度。記者提出這個疑問后,對方敷衍了幾句就掛斷了電話。
無獨有偶,不少網(wǎng)友反映,最近經(jīng)常接到來自北京、山西、上海等地收藏品公司的電話,推銷的也是郵票、錢幣類產(chǎn)品,都包裝成理財產(chǎn)品在兜售,有的年收益率高達(dá)30%。許多人原本對郵票收藏并不感興趣,但在聽完推銷員的介紹后,難免有些心動,如果真的是珍品郵票,未來肯定有升值潛力,何況對方還有溢價回購的承諾。
然而,在一些資深藏家眼里,這些所謂的高價回購只是看上去很美,“要么是營銷噱頭,要么是個陷阱。”“老把戲了,最后公司人去樓空的可能性很大。”聽完記者的介紹,杭州資深郵票藏家吳肖平說。早在五年前,北京、上海的報紙曾經(jīng)刊登過一組廣告,當(dāng)?shù)厥詹仄饭疽?80元的價格銷售“外交封”,承諾一年后以1200元回購,和現(xiàn)在的做法如出一轍,“結(jié)果一年后連公司都找不到了,很多人因此遭受損失。”
據(jù)一位投資者反映,目前北京有大大小小不下300家收藏品公司,大多租用的是寫字樓,很少有公司在一個地方呆到兩年以上。此前他在一家收藏品公司買了東西,結(jié)果那家公司一年換了三個地方,“如果連公司和人都找不到,簽了合約又有什么用?”
至于那些動輒10%以上的高回報率,實際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以一家收藏品公司推出的繪畫郵票為例,這套郵票標(biāo)價3800元,宣傳的噱頭是珍品郵票卻按“面值”銷售,讓許多人覺得占到了便宜。“此面值非彼面值。”吳肖平說,“這組郵票中面值最高的是早年發(fā)行的敦煌郵票,面值800元,問題是,那個時候的10000元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1元,換算下來,這張郵票的面值只有8分錢,現(xiàn)在的市場價也不過是50元。”
按市價計算,這套郵票只值300多元,商家只要賣出一套就夠支付不少人的回購。吳肖平透露,類似的操作手法還有很多,比如將臺灣錢幣的面額等同于大陸錢幣,不明就里的投資者很容易中招,“再來說那套十二生肖大全套,市場價估計只有1.5萬元,標(biāo)價2.5萬元已經(jīng)讓商家賺了整整1萬元。”
不過,隨著這兩年市場資金面趨緊以及經(jīng)濟形勢低迷,許多收藏品的市場價格都呈現(xiàn)出量價齊跌的態(tài)勢。比如紅木、翡翠和郵票市場去年都出現(xiàn)大面積下跌,溢價回購開始變味。在杭州資深郵票收藏家吳肖平看來,現(xiàn)在溢價回購已經(jīng)很難說是營銷手段,更多是以高于銀行的利息向投資者變向集資,“在市場環(huán)境不好的時候,有些商家依靠欺騙消費者來對沖高額的融資成本,或者直接演變成龐氏騙局。”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大眾收藏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