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碳中國 能源擔當>行業擔當
第11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大會聚焦亞洲碳市場協同發展
2024年12月3日至4日,第11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IFCE)大會在橫琴舉辦。由上海乾于豐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全球碳中和研究院(澳門)共同承辦的 “亞洲碳市場協同發展專題論壇”聚焦亞洲碳市場協同發展,來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澳門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上海分中心、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寶碳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鈦和認證(上海)有限公司、香港虛擬資產交易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嘉賓受邀出席,從多方視角深度剖析當下中國碳市場的發展現狀以及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專題論壇由上海乾于豐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知名低碳權威專家錢鋒主持。
澳門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所總經理孟萌女士就《全球碳市場發展趨勢》做主旨發言。她指出,隨著碳市場機制穩步發展,全球已建立起合規碳市場(開展“ETS”或收繳“碳稅”)與碳信用市場(VCM)的碳定價體系,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開始實施碳交易計劃,不僅將其視為一項關鍵減排政策,還將其視為增加收入、推動創新以及幫助實現更廣泛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工具。而隨著企業成為碳信用額最大需求來源,圍繞碳市場的自愿行動也在激增。在介紹中國的合規碳市場與碳信用市場時,她強調,中國碳市場呈國家和地方“雙軌制”發展格局,不僅促進了碳排放權的有效配置,也推動了碳價發現機制的逐步形成。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市場機制的創新,中國碳市場正逐步展現出其獨特的優勢和潛力。她指出了雙軌制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制度框架不完善、區域發展不均衡、政策執行力度不一等。她強調,自《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清潔發展機制(CDM)發展壯大以來,亞洲已成為全球碳信用最大的供應地區之一,自愿碳市場買家也對產自亞洲的碳信用存在明顯偏好,亞洲的碳信用市場前景可期。澳碳所也將致力于共同推進亞洲碳信用市場的建設,助力國家碳市場國際化的發展。
代表項目開發建設的上海寶碳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偉卿做題為《巴黎協定第六條解析與全球碳市場發展展望》的主旨發言,她表示,雖然巴黎協定為全球氣候行動提供了框架,但實現目標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和長期合作。她介紹,巴黎協定第6.2條為國家間交易碳排減緩結果提供了一種去中心化的機制(ITMO),由國家主導設計和實施雙邊或多邊的合作方法,以促進溫室氣體減排或清除量的國際轉移和交易。特點是沒有一個單一的、集中的全球交易市場,也沒有一個標準化的交易方式或交易機制。目前的交易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在國家政府或主權基金之間,基于簽署的雙邊協議或合作備忘錄的方式開展。關于第6.4條國際碳市場機制,COP29對其運行給予了詳細規劃,可以說,本次決議是6.4機制下全球碳市場發展的重大突破。
來自鈦和認證(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可持續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劉開成做了題為《國際國內碳認證標準規則及互認進展》的主旨演講,他指出,目前國家對于直接涉碳類認證加強了管理,規定了認證機構備案直接涉碳類認證規則應滿足的原則和內容要求,提出了對已經備案的認證規則進行自查和注銷等要求。在標準的國內外互認方面,他對于實現互認的基本要求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中國的認證機構或企業需要遵循國際上廣泛認可的碳認證標準;二是獲得國家認監委的備案,得到CNAS的認可;三是確保數據質量和透明度;四是積極參與國際碳認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了解國際最新動態和標準變化,確保自身認證能力和水平與國際接軌。
來自香港虛擬資產交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吳煒樑就《通過通證化推動碳信用發展:香港在環境市場數字化中的角色》為題發表演講。他介紹說香港是引領全球加密貨幣發展的先鋒,是全球最具加密貨幣準備度的司法管轄區。香港虛擬資產交易所,提供了開創性的虛擬資產解決方案。虛擬資產既可以解決投融資問題、支付問題,也可以使數據獲得更加明確與準確。而采用的區塊鏈技術可以確保虛擬資產的安全使用。他指出,通過實物資產代幣化,可以擴大碳市場的發展機遇,并詳細介紹了代幣化市場的發展現狀與趨勢。他以航運業解決方案為例,指出數字化綠色技術解決方案可以極大程度地推動減排成效,到2030年,將會產生近10億噸的碳信用潛力。他也希望香港虛擬資產交易所可以作為鏈接亞洲虛擬資產市場的橋梁,在碳信用市場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圓桌討論環節邀請了參會代表們圍繞如何助力中國碳市場建設發展的討論。除了主題演講嘉賓外,還有來自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國強、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上海分中心綠色發展部部長黃麗君、澳門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所研發總監陳浩等多位重量級嘉賓發表了專業看法。
錢國強指出,基于巴黎協定下的國際碳市場,對于中國的減排項目而言,發展空間不大。就目前的國際發展趨勢,未來6.4條下交易的項目基本會鎖定在LDC國家的項目。他表示,未來,國外的開發空間會很大,企業可以放手到國外,尋求更多的機會。黃麗君則從第三方認證機構的角度,提出,在助力中國碳市場發展方面,加強中外標準互認,除了需要國家層面的努力外,企業層面也可以開展很多有利于標準互認方面的工作,而通過選擇使用的標準、數據流程的透明度以及合規的重要程度都會有益于促進中外標準互認的推進。作為第三方機構,更要與國際同步接軌,增加交流溝通,為企業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助力企業更好的走出去。
最后,主持人錢鋒指出,中國碳市場的發展任重道遠。中國需要建立自身的碳定價機制,同時密切關注國際碳市場的發展動態。通過多種渠道,中國可以在國際市場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和作用。此次論壇為推動亞洲碳市場的協同發展奠定了基礎,標志著各方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的共同努力。
編輯:賈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