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年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大會發言
九三學社中央: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科學文化
文化關乎國本,文脈連通國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充分彰顯了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也為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指明了實踐路徑。
中華優秀傳統科學文化成就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輝煌,然而我們對傳統科學文化的發掘繼承弘揚還遠遠不夠,重視不足,影響到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人才素質的全面提升。主要表現在:
一是缺乏對中國傳統科學文化的正確認識。中國傳統科學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四大發明,還有天文、地理、數學、農業、醫學、建筑、工藝等諸多領域的科技創新,更蘊含著古代科學家創新和求實的科學精神。然而,很多重要的傳統科學文化,尤其是古代科學家的創新精神,并沒有被正確認識,更不用說發揚光大。
二是缺乏對中國傳統科學文化的系統挖掘。中國傳統科學文化滲透于各個學科領域。然而,這些寶貴的科學成果及其蘊含的科學創新精神未能系統地挖掘整理,“傳家寶”黯然失色。
三是缺乏對中國傳統科學文化的廣泛宣傳。由于歷史原因,大量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的載體如文獻、文物等分散在世界各國和地區,在國內則散布于各地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中,很難進行集中、系統、有條理、有脈絡的展示和教育。由于當前對于弘揚科學精神、培育科學文化的宣傳力度不夠,很多傳統科學文化的精華至今仍不為社會大眾所認知,對于中小學生的教育和培養更是缺位。
建議:
一是加大政府和社會對傳統科學文化教育的投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有關保障措施的規定,加大政府投入并引導社會加大對傳統科學文化教育的投入。發揮并整合科普各相關部門的專長,設立專項深入發掘中華優秀傳統科學文化,梳理適應當下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環境所需的傳統科技創新案例,便于宣傳推廣轉化利用。
二是探索建立傳統科學文化實踐基地。在中國傳統文化較為集中的區域建立中華優秀傳統科學文化實踐基地。建立中國傳統工程、傳統醫學、傳統工藝、傳統美術等領域的科學文化實踐基地,綜合利用跨學科知識和技術開展相關研究,面向社會公眾,拓展培育兼具傳統和現代科技創新思維的人才隊伍。
三是將傳統科學文化教育融入課堂教育。中國傳統科學文化教育應成為大學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將科技史納入高校全體專業的基礎必修課程,而不是選修課,在各門學科的教學當中,都貫穿科學史教育。同時充分利用高校優質資源,將科學史專業畢業生充實到各類科學傳播機構,興建更多科學文化傳播基礎設施,出版更多、更好、更通俗易懂的科學史普及讀物。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