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網絡中國節·重陽節
讓3500萬失能老人同享幸福“夕陽紅”
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街道的一家社區養老照料中心,社工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專業的護理和康復治療。本報記者 賈寧 攝
丹桂飄香,又到重陽。在弘揚敬老愛老美德、營造濃厚為老氛圍的同時,讓失能失智等困難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護,不僅是老人及其家庭的剛需,更是緩解全社會養老焦慮的當務之急。
老齡化社會已然到來,失能老年人在哪照護、誰來照護、如何照護?如何助力失能失智老年人生活持續改善、擁有幸福美滿的晚年?就此多位全國政協委員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編者
失能老年人在哪照護?
“體溫36.8攝氏度,血壓143/90毫米汞柱,心率72次/分鐘……”秋日和煦的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房間,躺在床上的孫叔叔,正安靜地看著老伴兒邱阿姨把嘴里念叨的數字一一詳細記錄在本子上。
這本每天都在更新的“健康管理檔案”,已從當初的一頁紙變成了一部書。與之相伴的,是邱阿姨較之同齡人更顯蒼老憔悴的容顏。
孫叔叔今年75歲,9個月前因患腦梗癱瘓失能。洗臉、穿衣、如廁、洗澡……生活起居無法自理的他,時時刻刻離不開老伴兒的照顧,而24小時“在崗”,也讓邱阿姨感到“不堪重負”。
與能夠自理的老年人不同,失能老人需要更專業的照料、更長期的醫療服務,其家人不僅面臨經濟壓力,還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日前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上,民政部部長陸治原在《國務院關于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和改進失能老年人照護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提出,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失能失智、慢性病老年人占比逐年攀升。
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失能老年人約3500萬,占全體老年人的11.6%。據測算,到2035年,我國失能老年人將達到4600萬。
從生活照料到康復治療,從經濟壓力到精神負擔,“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了許多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的真實寫照。
失能老年人在哪照護?“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是個難題,有的家庭選擇在家照護,有的選擇社區照料中心或養老院等。”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靜安區副區長龍婉麗注意到,隨著“4-2-1”型家庭結構和“空巢家庭”增多,老年慢性病高發、多病共存,家庭自我照顧的方式越來越力不從心,社會化的長期照護需求正在不斷增大。
“要繼續實施家庭適老化改造,大力推進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服務進家庭,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居家照護創造條件。”龍婉麗建議,明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的完善要點,并做好與機構養老的有機銜接,鼓勵并大力支持輕資產型的老年照護服務運營商嵌入社區,為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日間照料、全托等服務,努力滿足老年人就近就便養老服務需求。
針對照護服務資源不足的問題,龍婉麗提出可通過資金扶持照護機構培育,在充分利用當地服務資源的基礎上引導城市優質照護機構向城鄉拓展。對偏遠及農村地區開展長期照護服務的機構,適當放寬準入條件、給予充分政策支持、創造就業崗位,提高偏遠及農村地區服務可及性。
失能老年人誰來照護?
在多次實地走訪調研后,受訪委員普遍認為,照護失能失智老年人,加強長期照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必不可少。
今年2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醫療保障局聯合發布長期照護師的職業標準,長期照護師作為一個全新工種走進公眾視野。
“長期照護師的設立,對于加快培養培訓大量高素質的長期護理服務從業人員具有重要意義。”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常委張金英表示,按照國際慣例,每3位老人需要1名護理人員。加強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體系建設,首先要解決專業照護力量不足的問題。
“失能失智老年人絕大部分還是在家依靠老伴或子女照顧,但承擔照顧任務的家庭照護者普遍沒有接受過照顧老年人的相關技能培訓,往往憑經驗或自己摸索。”為此,張金英建議,加大宣傳普及力度,幫助家庭成員掌握基本護理技能。同時,鼓勵高校和培訓機構開設養老照護、老年護理等專業,培養更多護理人員和心理醫生,充實專業人才隊伍;加強對社區全科醫生的培訓,提高他們對老年性精神疾病的診斷、治療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南京市委會副主委林敏潔認為,失能失智老人的長期照護服務面臨復雜的問題,服務范圍相當寬泛,提供服務的隊伍應是來自不同學科(醫學、護理、社工、康復等)背景的人員之間的合作,才能向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完整且連續的照顧,滿足被照護者的需求。
為加強照護隊伍建設,擴大養老護理員穩定來源,《報告》提出,支持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養老服務人才供給不足地區與勞務輸出大省開展勞務協作,注重吸納脫貧人口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到養老服務崗位就業,促進養老服務人才跨地區有序流動。
對此,張金英深表認同,她期待更多年輕人能夠客觀、科學、全面地看待養老服務工作,主動投身“長期照護師”等養老服務職業。
失能老年人如何照護?
《報告》提出,將緊緊抓住我國人口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前的重要窗口期,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將失能老年人照護作為新時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著力重點,通過“養辦醫”“醫辦養”、醫養合作等多種形式,促進醫養康養相融合,更好滿足失能老年人的照護需求。
“實踐表明,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對于失能老年人來說缺一不可。讓失能失智老年人有尊嚴地老去,需要全社會通力協作,建立起包括醫院、養老機構、社區、家庭在內的多層次照護服務體系。”張金英直言,讓失能失智老人安心養老,并非一方之力可以促成,需要社會負擔一點、家庭付出一點、子女關心一點,共同承擔起養老照護的責任。
具體而言,政府出臺相應政策,主導完善家庭、社會力量、政府共同參與的長期照護保障體系,即醫院、養老院、社區、家庭共同參與的全鏈條養老體系,按照老人的健康狀況,在醫院、養老院、社區、家庭中實現順暢轉介。同時提供一定資金支持,為條件困難的失能失智老人“兜底”。
“如何更好地照護失能老人,是未來養老的‘難點’,也正在考驗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在近幾年的多次走訪過程中,林敏潔發現失能失智老人居家養老普遍缺少系統性的保障措施。一旦家里出現失能失智的老人,整個家庭都要花費精力,照顧過程中還要面臨諸多不便。
為此,她提出通過制定法規和政策,以老人的失能程度及收入水平為依據,根據不同需求劃分居家式服務、社區式服務、機構式服務和其他服務等不同類型,明確對失能失智老人長期照護與養老的責任和補貼,為失能失智老人公平、有尊嚴地享受長期照護與養老服務提供政策、法律保障。
“與此同時,全國為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面向重點人群的針對性、延伸性服務不足,尤其對失智老人的關注與服務供給不夠充分。”龍婉麗建議政府和機構精準識別失能失智老人,厘清狀況,組織力量合理制定標準,有效配置資源、精準提供服務以避免政策瞄偏、脫靶。
她同時提出,由于失能失智老人的長期照護往往需要家庭的長期投入,還應充分考慮不同類型家庭的支付能力,機動使用稅收優惠、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政策工具,將家庭的潛在需求轉化為有效需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采訪中,委員們一致認為,失能失智老人需要被更多舉措、制度溫柔相待。“失能失智老人的養老生態,不僅是城市溫度的一面鏡子,也是社會文明的一把標尺。”多位委員如是說。
編輯:周佳佳